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人们探索人类发展的规律中,恩格斯认为:“没有哪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人们探索人类发展的规律中,恩格斯认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李泽厚则认为:“历史向来在悲剧性的二律背反中行进,文明进步要付出道德的代价。”

从上述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用世界史的史实加以论证。(要求:最少使用2个以上的事例加以论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示例一: 观点:历史灾难客观上有利于历史的进步。 论证:新航路开辟,西欧国家走上殖民扩张道路,奴隶贸易、种族屠杀、殖民掠夺,给殖民地带来破坏和灾难。但殖民扩张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产阶级的壮大,同时使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并得以拓展。 20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但战后人类的理性得到张扬,催生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使和平与发展观念渐入人心,大战还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推动了人类科技进步。 结论:综上所述,历史灾难在客观上有利于历史的进步。 示例二: 观点:文明的进步要付出道德的代价。 论证:近代以来,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欧洲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也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也出现了道德的倒退,如政治领域的腐败,经济领域利益至上,诚信缺失,还有如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现象的出现,表明文明进步付出了道德的代价。 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使无产阶级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封建制度的枷锁,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提升,这是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但并没有改变劳动者被剥削和被奴役的实质,同时资本主文物质文明进步的背后,是社会道德的倒退。比如“纯粹的金钱关系”和“赤裸裸的利益关系”,物质文明进步的背后,人类付出了高昂的道德代价。 结论:綜上所述,文明的进步通常要以道德破坏作为代价。 示例三: 观点:历史是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发展的。 论证:法兰西的共和之路在曲折中发展,18世纪末,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随后在近一个世纪内,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斗争此起彼伏,国家政体变动频繁,最终1875年才确立共和政体。 20世纪,人类社会的现代化道路也伴随着曲折,两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经济危机,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政治和经济的巨大震荡和痛苦,但在冲击下,资本主义世界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推动人类社会向新的国际秩序迈出坚实的一步,同时二战直接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因此在转型中震荡,在震荡中转型构成了整个20世纪前半期人类现代化进程的主旋律。 结论:历史是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发展的。 示例四: 观点:历史发展的历程有利有弊,要辩正地看待历史发展。 论证:15世纪末到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出现,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同时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随着西欧的殖民扩张而来的殖民掠夺、奴役和种族屠杀也给遭受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18世纪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非和拉美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使这些地区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成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结论:由此可见,历史的发展有利有弊,我们应辩证看待。 【解析】首先根据材料的关键信息,提炼中心观点。材料引述恩格斯和李泽厚的论述,核心是历史的发展和代价之间的辩证思考,这是材料的核心观点,围绕历史进步和代价这个核心可以提炼几个明确的观点:如“历史灾难客观上有利于历史的进步”“文明的进步要付出道德的代价”“历史是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发展的”“历史发展的历程有利有弊,要辩证地看待历史发展”等;其次注意题目的类型和结构,明确题目的作答方向、限制范围;本题要求观点明确,用两个以上世界史的史实加以论证。注意作答要求:观点论述题要观点明确,在论证观点的过程中要史论结合,注意史实充分,要结构完整,逻辑严謹。论证过程只有史实,没有论述只能得一半的分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以后的中国社会,开始走上中国的现代型。第一是中央集权之更加强,第二是社会阶级之更消融。魏、晋以下的门第势力,因公开考试制度之长期继续,已彻底消灭,商业资本难于得势,社会上更无特殊势力之存在。我们若把分裂性及阶级性,认为封建社会之两种主要特征,则宋代社会可说是距离封建形态更远了。然而正为此故,遂使宋代社会,在中国史上,显为最贫弱,最无力,一个中央政府高高地摆在偌大一个广阔而平铺的社会上面,全国各地区,谁也没有力量来推动一切公共应兴应革的事业,像水利兴修,道路交通……一到金胡南下,中央政府崩溃,社会上更无力量抵抗或自卫……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市民性社会或者也称市民社会,首先是基于新市民阶层的基础之上……为此它需要特定的机制:市场、批判性的舆论、拥有宪法和议会的法治国家。在这个社会政治性的目标中包含了一个新的生存蓝图,它立足于工作、成就和教育(而非出身),立足于理智和对理智的公开运用(而非传统),立足于个人竞争以及伙伴式的共同体之上,它批判旧政体的核心元素;反对专制、反对世袭特权、反对等级的不平等、也反对教会—宗教原教旨观念。该计划虽然植根于新形成的市民阶层,但它却趋向于一个针对所有人的计划,它是一个全方位的模式,它基于全体市民——公民意义上的全体市民——的自由、平等和参与……

——节选自尤尔根·柯卡在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的演讲稿

(编者注:本文是尤尔根·柯卡对18世纪至19世纪早期德国市民阶层和市民性的探讨。)

(1)根据材料一,概述宋代“平铺社会”的表现,结合材料及所学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德国市民社会的特点;并对材料一、二的两种“社会”做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美国政府将1973年定义为“欧洲年”,并试图以此对大西洋关系进行再定义,对此法国驻欧共体外交官评价:“我国政府根本不打算考虑让欧共体对美国的计划做出回应……美国的计划就如同将一只手指置于正在运转的齿轮装置中。”这反映了

A. 世界格局已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

B. 美国遏制欧共体独立自主的倾向

C. 平等互利基础上的新型美欧关系

D. 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走向衰落

 

查看答案

1923年秋苏联发生了“销售危机”:工业品积压、农产品收购困难。经济学家普列奥布拉任斯基认为危机的产生是由于“经济中的无计划性”,指出出路是加强经济中的计划原则来同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作斗争。这一主张

A. 适应国内外时局的需要

B. 倡导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 怀疑与否定新经济政策

D. 有利于促进工业化进程

 

查看答案

1937年罗斯福试图通过国会立法增加自由派大法官人数的方式来“填塞”联邦最高法院以便施政。“填塞法院”计划最后被国会否决,但无形的压力使法官们开始支持新政措施,这被称为“拯救了最高法院的及时易帜”。这反映了当时美国

A. 存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 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

C. 总统权力高于司法权力

D. 行政权扩大影响司法权

 

查看答案

罗马皇帝狄奥多西曾说“如果君主自己承受法律的拘束,这是一个与统治者的尊严相称的说法,因为甚至我们的权威都以法律的权威为依据”。这说明当时罗马统治者遵从

A. 君权神授

B. 法律至上

C. 君权至上

D. 天赋人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