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内容分为四类:一是适当惩办策动排外屠杀和暴乱的分子及其参与者;二是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此类事件重演;三是对各国及其人民在暴乱中遭遇的损失予以赔偿;四是普遍改善与中国政府及中国的关系。这表明,当时列强的主要目的是
A. 扶植清政府以抵制革命的潮流
B. 实现瓜分中国的迷梦与阴谋
C. 恢复和强化不平等条约关系
D. 恢复形象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英国女王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都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可以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一制度的创立旨在( )
A. 抑制世家大族,加强中央集权 B. 形成重学风气,提高官员素质
C. 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 D. 追求公平公正,缓和阶级矛盾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据此可知,这两种制度都能
A. 提高行政效率 B. 减少决策失误 C. 限制专制皇权 D. 加强中央集权
我国山东半岛地区被称为“齐鲁之邦”,其来源于西周的分封制,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 鲁国的历史要比齐国历史长
B. 孔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C. 与宗法制的正统观念有密切的关系
D. 取决于分封制形成的等级体系
许倬云先生的《万古江河》中提到“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从有余的地方取出来,以补不足),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这反映了西周的政治机制( )
A. 有利于稳定社会政治秩序 B. 有利于西周中央高度集权
C. 有利于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D. 有利于边疆的开发与拓展
(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亚当·斯密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在《国富论》中写道:“每个个
体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提升多少公共利益。他只在乎他自己的保障,自己的收益。个体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最终达到的结果并非他自己的意图。个体通过追求自身的利益来促进社会收益,往往比他真正打算促进社会收益时更有效率。”(《国富论》第四卷第二章)亚当·斯密认为,从封建主义走向一个需要有新制度的社会阶段,这种新制度是由市场确定的而不是由同业公会确定的,是自由的而不是受政府限制的。
——《国富论》译序
材料二 到了18世纪中叶,特别是在英国,随着政治自由理论的发展和成熟,政治自由在现实生活中的逐步实现,以及英国工业经济的成长和自由贸易的需要,经济自由被提到日程上来。
——马世力、滕海键《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当·斯密的基本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典政治经济学诞生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