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第一条规定,延长土地承包期,鼓励农民增加投资,实行集约经营;鼓励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社员在承包期内,可以将土地交给集体统一安排,也可以经集体同意协商转包。这一规定
A. 体现中央确立了农业集体化的路线
B. 积极引导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C. 表明国家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新途径
D. 推动了大规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937年7月8日,蒋介石电令二十九军“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并须全体动员以各事态扩大”。之后,政府不断通过外交途径与日本交涉,谋求和平解决事变。体现了当时国民政府
A. 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B. 寄希望于国际调解
C. 应战而不求战的态度
D. 对日方针摇摆不定
20世纪初,梁启超指出:“清代思潮”以“复古”为其职志,是相对于宋明理学之一大反动,其动机及其内容,皆与欧洲之“文艺复兴”绝相类。粱启超认为,“清代思潮”与文艺复兴
A. 同属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B. 促成了当时的社会转型
C. 都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
D. 借文化复古反对旧思想
19世纪70年代,有关工业和商业的讨论被一并列入“商政”名下,90年代后期,作为商业企业的“商业”和作为工业企业的“实业”区别开来,“工业”一词则保持其手工业的传统含义。这反映了
A. 近代工业逐步得到认可
B. 抑商观念渐趋淡化
C. 西方经济侵略逐渐加强
D. 实业救国思潮盛行
清学者戴震撰《孟子字义疏证》,小采取传统“疏证”(阐释考证)体例,而遵循先下定义,次列公理,然后解题、推论的顺序展开,批评宋明理学家的“理”只是意见,并非真理。这反映了
A. 经学考据开始讲求实验实证
B. 理学建立起完善的理论体系
C. 经世致用思想有了新的发展
D. 西学东渐影响传统学术发展
苏轼说:“自两税之兴,凶地之广狭痔腴而制赋,因赋之多少而制役。户无常赋,视地以为赋,人无常役,视赋以为役,是故贫者鬻田则赋轻,富者加地则役重。”苏轼认为两税法
A. 缓解了政府财政困难
B. 体现了税制公平原则
C. 使土地兼并更加严重
D. 进一步加剧贫富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