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南宋时,合并中书、门下为一省,宰相、执政、枢密院长官合署办公,枢密院实际上只设办...

南宋时,合并中书、门下为一省,宰相、执政、枢密院长官合署办公,枢密院实际上只设办事机构。这种做法

A. 提高了行政效率

B. 扩大了地方权力

C. 加强了君主专制

D. 导致了冗官局面

 

A 【解析】根据材料“合并中书、门下为一省”“宰相、执政、枢密院长官合署办公”等信息可知,该做法使职权集中,具有较高行政效率,A项正确。材料涉及中央机构的调整,与扩大地方权力无关,排除B。材料涉及中央机构的调整,没有体现加强君主专制,排除C。材料的做法有利于一定程度上缓解冗官局面,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初,宰相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议政。中书、门下两省先在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唐中宗继位后,宰相裴炎改任中书令,并将政事堂由门下省移到中书省。这一变化表明唐朝

A. 君主专制的加强    B. 行政效率的提高

C. 决策中心的转移    D. 中央集权的加强

 

查看答案

《汉书·武帝纪》记载: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古之道也。……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材料反映,武帝时期

A. 地方郡国对察举孝廉不积极

B. 孝廉之人往往受到国家重用

C. 贤能之士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D. 统治者唯才是举,求贤若渴

 

查看答案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 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 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 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 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查看答案

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这表明

A. 西周出现文化下移趋势

B. 诸侯国割据的局面出现

C. 分封中孕育了中央集权

D. 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

 

查看答案

武王灭商后,封纣王儿子为诸侯,又封黄帝、神农、尧、舜、禹的后代为诸侯,让他们延续濒于灭绝的祖先祭祀。这种“兴灭国继绝世”的政治行为备受古人推崇。这反映了

A. 古代人对血缘延续的重视

B. 分封制有利于巩固政权

C. 古代人对政治文明的追求

D. 武王政治统治艺术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