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1、12世纪西欧的法律课,教授首先讲授的不是现行法律,而是引入具有现实意义的法...

11、12世纪西欧的法律课,教授首先讲授的不是现行法律,而是引入具有现实意义的法律问题,并依罗马法条文以及教会法对它们进行分析。这表明罗马法

A. 保持着超越时间的生命力

B. 有利于维护天主教会的权威

C. 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D. 为文艺复兴奠定了思想基础

 

A 【解析】依据题意可知,11、12世纪罗马法的条文在当时法律问题的分析上仍然具有很大的现实的意义,这表明罗马法保持着长时间的生命力,故正确答案为A项。在题文中罗马法与教会法并列,不能说明罗马法维护天主教的权威,故B项错误。题文中没有维护封建统治的相关表述,故C项不符合题意。文艺复兴的思想核心是人文主义,并非罗马法,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罗马法规定,如果出卖人知道物品有瑕疵,而买受人不知情;或者出卖人知道被卖物与买受人所想象的物品之间存在重大差别,那么买卖成交后,买受人可以据此提起有关诉讼。该规定

A. 适应了罗马对外扩张的需要

B. 旨在保护罗马公民的私有财产

C. 反映了罗马法重形式的特点

D. 目的是以诚信规范经济行为

 

查看答案

古代雅典公民的住宅围绕着神庙、广场等公共建筑而建。富人和穷人的住宅差别不大,都按同样的建筑原则来建造,普遍都是狭小而简朴的平房。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 经济发展落后

B. 贫富差别不大

C. 城邦意识至上

D. 人文思想盛行

 

查看答案

清初皇帝用奏折的形式与总督、巡抚这一级封疆大吏建立直接的统辖关系,后总督、巡抚的属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也有了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的权利。这一改变

A. 遏制了地方官僚腐败

B. 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 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 扩大了地方行政权限

 

查看答案

朱元璋把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重孙分封在腹里和边境,以“慎固边防,翼卫王室”。1398年太祖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次年,燕王朱棣以“靖难”为由起兵,夺得帝位,是为明成祖。这说明

A. 朱棣比朱允炆更得人心

B. 分封制解除了边患导致了内忧

C. 分封建制仍然威胁皇权

D. 宗法制对皇位继承制没有影响

 

查看答案

南宋时,合并中书、门下为一省,宰相、执政、枢密院长官合署办公,枢密院实际上只设办事机构。这种做法

A. 提高了行政效率

B. 扩大了地方权力

C. 加强了君主专制

D. 导致了冗官局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