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评论道:“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梨洲(...

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评论道:“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梨洲(黄宗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一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萧公权在此认为黄宗羲

A. 具有近代民权主义思想

B. 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C. 彻底否定君主专制政体

D. 没有超越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

 

D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黄宗羲虽然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但“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仍蹈袭孟子之故辙,一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说明萧公权认为黄宗羲没有超越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故D正确;A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排除;B与史实不符,黄宗羲仍是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排除;C说法太绝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A. 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 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C. 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D. 教化民众,静心明志

 

查看答案

1920年,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写道:“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注:指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这里,梁启超最可能赞同黄宗羲的思想是

①“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②“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民间吉凶(礼仪),一依朱子《家礼》行事”

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公其是非于学校”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段材料所蕴含的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A. 战国时期,法家崛起批判儒家“重农”思想

B. 隋唐时期,统治政策开明,重视发展农工商业

C. 两宋时期,商税成为政府财政收入重要来源

D.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多姿多彩,有的倾向压抑人性,有的倾向个性自由。其中贯穿着讲求个性自由的是

朱熹理学的主旨        庄子的逍遥游诉求

文人画的创作风格       李贽的离经叛道反正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这说明儒家思想

A. 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

B. 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

C. 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

D. 一贯强调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精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