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夷待访录》被称为17世纪中后期另一部“《人权宣言》”,下列有关该书的表述不正...

《明夷待访录》被称为17世纪中后期另一部“《人权宣言》”,下列有关该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作者为明末清初的黄宗羲

B. 该书影响了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C. 该书强烈地抨击君主专制

D. 该书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产物和见证

 

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夷待访录》诞生于明清之际,作者为明末清初的黄宗羲,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一部具有启蒙性质的批判君主专制的名著.该书通过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总结了秦汉以来,特别是明代的历史教训,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等一系列比前人更进一步的民主观念,具有鲜明的启蒙性质和民主色彩,被梁启超称为“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故AB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明清之际并未涉及社会转型,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王阳明《传习录》中载:“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这一主张表明王阳明

A. 不再认同内心自省的认知途径

B. 强调以实践去促进良知的发展

C. 片面强调用良知指导实践的开展

D. 强调实践是实现良知的唯一途径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一位浙江籍哲学家提出“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并强调“知行合一”。这位哲学家是

A. 程颐

B. 朱熹

C. 王守仁

D. 王夫之

 

查看答案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这一思想的提出者应该是( )

A. 孟子    B. 朱熹    C. 董仲舒    D. 荀子

 

查看答案

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曾长期居于正统地位。这一地位确立于

A. 春秋

B. 战国

C. 汉朝

D. 宋朝

 

查看答案

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反映了

A. 思想控制不断加强

B.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 统治者转向“以法治国”

D. 统治者转向“无为而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