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中关于甲乙两人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进行的比较,表述正确的是 A. 二者的论点...

下表中关于甲乙两人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进行的比较,表述正确的是

A. 二者的论点、论据都正确

B. 二者的论点、论据都不正确

C. 甲的论点错误

D. 乙的论点错误

 

D 【解析】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都是代表雅典奴隶主阶级的利益,都是为了维护雅典的奴隶制度。所以,他们的思想在实质上是一致的。所以,甲观点正确。故BC排除。智者学派忽视了道德和法律的作用;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注重对公民的美德教育。所以,二者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智者学派忽视公民的美德教育。故乙的论点错误。故A项排除,本题选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他们竭力思索、探究前朝悲剧性的结局,将明朝皇帝的失败归咎于他们的专制统治和作为专制统治意识形态支柱的新儒家程朱学派……将这群学者冠名为‘启蒙哲人’是完全合理的。”下列学者中可以被冠名为“启蒙哲人”的是

A. 朱熹

B. 程颐

C. 王阳明

D. 黄宗羲

 

查看答案

《明夷待访录》被称为17世纪中后期另一部“《人权宣言》”,下列有关该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作者为明末清初的黄宗羲

B. 该书影响了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C. 该书强烈地抨击君主专制

D. 该书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产物和见证

 

查看答案

王阳明《传习录》中载:“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这一主张表明王阳明

A. 不再认同内心自省的认知途径

B. 强调以实践去促进良知的发展

C. 片面强调用良知指导实践的开展

D. 强调实践是实现良知的唯一途径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一位浙江籍哲学家提出“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并强调“知行合一”。这位哲学家是

A. 程颐

B. 朱熹

C. 王守仁

D. 王夫之

 

查看答案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这一思想的提出者应该是( )

A. 孟子    B. 朱熹    C. 董仲舒    D. 荀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