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吾令凤鸟飞腾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材料二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材料三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判断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出处并归纳这两类作品各自的特点。

(2)材料三属于什么文学体裁?作品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中国古代文学有何特点。

 

(1)分别出自《离骚》和《诗经》。 材料一:句式灵活,浪漫主义风格;材料二:以四言为主,现实感强。 (2)词。宋金对峙,国家分裂,金兵南下给中原人民带来灾难;南宋政权苟且偷安,满足于半壁江山。 (3)我国古代文学成就辉煌;体裁丰富;特色各异;题材广泛;等等。 【解析】 (1)从材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可以分析出材料一出自《离骚》,其特点是句式灵活,浪漫主义风格;从材料“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中可以分析出材料二出自《诗经》,其特点是以四言为主,现实感强。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出自宋朝词人辛弃疾的《破阵子》,这属于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首词创作于宋金对峙,国家分裂,金兵南下给中原人民带来灾难;南宋政权苟且偷安,满足于半壁江山。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成就、体裁、特色和题材等方面分析出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科技的显著特点。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析中国古代科技文化能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而同时期的古希腊也涌现出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等思想家,形成了欧洲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二

在基督教作为罗马帝国国教时代,特别是4世纪末,皇帝狄奥多西登位之后,信奉异端成为应受国家制裁的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少数持不同宗教观点的人被当作国贼加以剪除。

—摘编自《基督教的大事记》

材料三

“人生而自由,然而他自此处处背负着锁链。……人,一旦明白事理,就是自主的;对自身的生存手段,他拥有唯一的决断,他因此成为自己的主人。”

—卢棱《社会契约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帝国规定的实质,并列举古代中国历史上两项与之类似的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查看答案

布罗代尔曾说,18世纪之前的文明是木材和木炭的文明,19世纪的文明是煤的文明。据此可知19世纪的文明进步的关键是

A. 蒸汽机的改良

B. 采矿业的发展

C. 珍妮纺纱机出现

D. 电力的广泛使用

 

查看答案

一个欧洲人谈及其在美国的见闻时说:“这种地方真令人难以置信:这里有工人的帐篷营,尤其是还有无数在建铁路的护路工……此外还有缠作一团的电报和电话线缆,错综复杂的在建电力铁路线延伸至看不到边际的遥远城镇。”他描述的这一现象最早发生于

A. 17世纪末

B. 18世纪末

C. 19世纪初

D. 20世纪初

 

查看答案

奥地利的大学教授、波兰裔的社会学家龚普洛维奇于1875年出版《种族和国家》一书认为世界上在宗教、思想原则名义下进行的各种社会斗争,实质上就是种族斗争。这一思想明显受到了(  )

A.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B.启蒙思想的影响

C.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       D.进化理论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