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观念形态的革命以批判传统为条件,但实现观念形态的变革又不仅仅在于批判传统。它表...

观念形态的革命以批判传统为条件,但实现观念形态的变革又不仅仅在于批判传统。它表现为破坏旧传统与正面重建的同一。下列选项能准确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 梁启超发表《 变法通义》

B. 康有为发表《 孔子改制考》

C. 胡适发表《 文学改良刍议》

D. 李大钊发表《 庶民的胜利》

 

C 【解析】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其目的是宣传变法图存的思想,故A项错误;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是在借助传统宣传维新变法,故B项错误;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作无病之呻吟”,并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故C项正确;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不属于正面重建,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由此可以得出的认识是

A. 国民热衷于中国党派之争

B. 维新变法于中国无进步意义

C. 陈独秀意在反对政府政策

D. 很有必要开展思想启蒙运动

 

查看答案

《筹办洋务始末》载,恭亲王奕上奏朝廷,指出外国人“于中国书籍,潜心探索,往往辩论事件,援据中国典制律例相难”,因此,“(今)欲借彼国事例以破其说,无如外国条例”。这一建议体现了他

A. 培养翻译人才的愿望    B. 师夷制夷的外交设想

C. 重振清朝国力的决心    D. 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

 

查看答案

1844年,大臣耆英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这表明耆英主张

A. 对外妥协以换取和平局面

B. 全面学习西方国家外交礼仪

C. 废除天朝上国的外交规制

D. 对外交往应变革“夷夏”礼仪

 

查看答案

马丁·路德认为,基督徒的自由是一种内心自由,纯属精神范围,只为上帝所知;在世俗事务方面,一个好基督徒应完全服从业已确立的权威。材料表明马丁·路德

A. 反对上帝的权威

B. 理性地看待权威

C. 反对教皇的权威

D. 承认国王的权威

 

查看答案

某学者在点评君主们执政心法时说道:“摆起面孔说教,满口仁义道德;放开手脚行事,一派杂霸之术。”君主“得其心法”始于

A. 东周

B. 西汉

C. 北宋

D. 明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