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著名经济学家特里芬讲过一个“媳妇煮粥”的故事:从前有个媳妇,贤淑能干。后来婆婆让...

著名经济学家特里芬讲过一个“媳妇煮粥”的故事:从前有个媳妇,贤淑能干。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由于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然而这一家却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最后,婆婆怀疑媳妇把米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结合所学判断这个故事指的是

A. 大国霸权主义

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 布雷顿森林体系

D. 经济全球化趋势

 

C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长期大国霸权主义,虽然遭到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但霸权主义一直存在,A项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普遍现象,虽然在不同时期国家干预的力度有所不同,但迄今为止仍在使用,B项错误;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大势所趋,且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进步在不断地加强,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经济实力建立起来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随着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放缓,黄金储备减少,美元实际贬值加剧,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崩溃,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是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部分统计资料(1872一1913年)

年代

商办

外商企业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1872—1894

53

4697

103

28000

1895—1913

463

90801

136

103153

 

 

该材料不能够说明

A. 近代民族工业技术力量薄弱

B. 甲午战争后近代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

C. 19世纪70年代中国已经出现民族工业

D. 近代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

 

查看答案

1763-1914 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是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全世界历史进程中居有显著的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力量。有关三大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科学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根本动力

B. 工业革命是政治革命的前提与内在要求

C. 政治革命是西方列强扩张的最主要的内在动力

D. 三大革命在客观上有利于整个世界的进步

 

查看答案

黄邦和教授在《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中说:“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寓,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两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东西半球文明的相遇使欧洲完成了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

B. 美洲的财富和垦殖区,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C. 西半球的资本主义文明推动了东半球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D. 外来因素推动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查看答案

隆庆元年(1567年)进士蒋以化在《西台满记》中记载:“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由此可知当时“大户”与“小户”之间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A. 不固定性对立性

B. 松散性对立性

C. 不固定性松散性

D. 松散性契约性

 

查看答案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状况中,出现最早的是

A. “岁入巨万,财力雄厚,其中尤以徽商势力最大……徽商中不少家资万贯,富比王侯。两淮盐商有挟资千万者,最少亦一二百万”

B. “辕有越,加箭,可驰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C. “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锻钢”

D. “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之有六用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