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理学排斥私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压抑个性,压抑人性。李贽则认为:“夫...

理学排斥私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压抑个性,压抑人性。李贽则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无私则无心矣。”对李贽这一思想认识正确的是

A. 宣扬私心为以权谋私者张目

B. 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扬个人自由

C. 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合法性

D. 否定公心以彰显反传统的叛逆精神

 

B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了宋明理学和明清思想活跃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由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主张“灭人欲”,李贽却提出有人心者必有人欲,这样才是真正的人,没有了人欲也就没有了人心。由此可知李贽通过肯定个人私心、私欲来追求和宣扬个人的自由,故选B。A项不是为以权谋私者服务;李贽的主张合理但未体现合法,所以C错误;李贽是肯定个人私欲以彰显反传统,而非否定公心,所以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的话表明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出发点是

A. 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B. 争取在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交流

C. 密切西欧各国间的关系,维护欧洲的集体安全

D. 壮大欧洲整体实力,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

 

查看答案

著名经济学家特里芬讲过一个“媳妇煮粥”的故事:从前有个媳妇,贤淑能干。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由于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然而这一家却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最后,婆婆怀疑媳妇把米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结合所学判断这个故事指的是

A. 大国霸权主义

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 布雷顿森林体系

D. 经济全球化趋势

 

查看答案

以下是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的部分统计资料(1872一1913年)

年代

商办

外商企业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1872—1894

53

4697

103

28000

1895—1913

463

90801

136

103153

 

 

该材料不能够说明

A. 近代民族工业技术力量薄弱

B. 甲午战争后近代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

C. 19世纪70年代中国已经出现民族工业

D. 近代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

 

查看答案

1763-1914 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是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的时期,在全世界历史进程中居有显著的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力量。有关三大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科学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根本动力

B. 工业革命是政治革命的前提与内在要求

C. 政治革命是西方列强扩张的最主要的内在动力

D. 三大革命在客观上有利于整个世界的进步

 

查看答案

黄邦和教授在《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中说:“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寓,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两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东西半球文明的相遇使欧洲完成了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

B. 美洲的财富和垦殖区,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C. 西半球的资本主义文明推动了东半球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D. 外来因素推动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