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制定政策时对老年人进...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制定政策时对老年人进行社会救济。据记载,桓公“再会诸侯令曰:养孤老,食常疾,收孤寡”,并且要求“食如言而勿遗”。管仲在粮价上涨时抛出粮食,利用粮食差价收入来抚恤包括贫病无子老年人的社会弱势群体。对于子弟战死沙场或无子的老年人去世,由国家负责安葬。

—《试论管子的养老思想》

材料二  二战后,日本制定了许多强制家庭和亲属进行赡养的法律,如规定直系血亲及兄弟姐妹互相赡养的义务。1955年平均每个日本家庭的成员为4.97人,1975年却锐减到3.44人,1995年减少到2.28人。21世纪初,日本68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8.5%,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国家。因此,日本开始实施护理保险制度,提出“由全社会支撑老年人。”同时,护理保险制度在“家人护理”上也有规定,根据一定的条件对护理自家老人的人支付“慰劳金”。

—王伟《日本家庭养老模式的转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管子解决养老问题的主要途径。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日本养老模式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1)途径:政府利用经济手段增加政府收入,用于养老;制定并落实养老政策。 (2)转变:从注重家庭养老向家庭、社会并重的方向转变。 原因: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家庭规模缩小,家庭结构趋于简单化;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增长,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加重。 【解析】 (1)据材料一中“管仲制定政策时对老年人进行社会救济”“利用粮食差价收入来抚恤包括贫病无子老年人的社会弱势群体。对于子弟战死沙场或无子的老年人去世, 由国家负责安葬”等信息概括即可。 (2)据材料二中“二战后,日本制定了许多强制家庭和亲属进行赡养的法律”和 1975 年政策的调整等信息回答“转变”;从材料中家庭规模变化、人口老龄化等信息入手,结合此时日本经济发展状况等知识回答“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了的现代化。为什么一个前现代世界长期发展领先地位的悠久文明,在向现代化世界的转变过程中如此步履维艰、艰险迭起呢?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基本观点:一种观点可称之为外因论,认为主要是由于外来资本主义的渗透和帝国主义的侵略造成的,“侵略——反侵略”是这一研究取向的基本分析框架;另一种观点可称为内因论,即认为中国现代化延误的主要症结在于传统文明的落后性,制度的独特性,中国历史发展的停滞性等内在弱点。“传统——现代性”的对立是这种解释的分析框架。

—罗荣渠《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延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中关于中国现代化被延误原因的其中一种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查看答案

“1530年,德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只怀表,计时器真正得以‘便携’。在此之前,它是教会的奢侈品,只出现在高大教堂的塔顶……斯特拉斯堡教堂内11米高的天文钟,每整点都有死神提着板斧出来报时,准确无误,教堂落成之际,大主教下令将热铅灌入钟表师的双眼。”钟表的发展历程折射出(      )

A. 科学的发展带来技术的进步    B. 文艺复兴的影响绵长深远

C. 工业革命的发明层出不穷    D. 教权的桎梏逐渐被挣脱

 

查看答案

以下是近来解密的《蒋介石日记》:1923922下午看《马克思学说概要》。”l04上午 复看《马克思学说概要》,习俄语,下午看《概要》。”l013晚,看《共产党宣言》。”1016看《共产党宣言》。”1018看《马克思传》。下午,看《马克思学说》乐而不能悬卷。由此可见

A. 蒋介石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持怀疑态度

B. 以俄为师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一种追求

C. 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主流思想

D. 国共合作的实现使蒋介石思想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

明代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A. 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B. 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

C. 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

D. 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

 

查看答案

拉尔夫等著《世界文明史》写道:在古罗马的法律中,包含着“自然法”的思想,“具体体现为正义和公正的理性自然的思想。他们断言,所有的人在本性上都是平等的,都有权享受一些基本权利,对这些权利政府无权侵犯。这一法律优先于国家本身,任何擅自亵渎它的统治者必然成为暴君”。这种自然法的思想在近代政治思想中应该体现为

A. 天赋人权

B. 社会契约

C. 主权在民

D. 反抗暴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