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 美国在南朝鲜和一些联合国成员的支持下,赢得了一场针对北朝鲜人的战争,而输...

材料一  美国在南朝鲜和一些联合国成员的支持下,赢得了一场针对北朝鲜人的战争,而输掉了另一场针对中国人的战争。这两场战争的起因本质上完全不同:北朝鲜人公然发动侵略而被挫败;中国人努力保护其家园免遭潜在的入侵威胁并获得了胜利。

——摘自(美)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材料二  除战争亲历者外,对许多美国人而言,朝鲜战争始终是历史中的一个黑洞。停火的第二年,它就变成了一场没人愿意再去回忆和了解的战争。而在中国,情况恰恰相反。对中国人而言,这是一次值得自豪的成功,也是这个国家在新的历史中写下的最灿烂的一个乐章。

——摘自(美)大卫·哈伯斯塔姆《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赢得了一场针对北朝鲜人的战争”的结果是什么?中国人认为“潜在的入侵威胁”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中美双方对朝鲜战争结局产生不同认识的影响。

 

 

(1)维持了朝鲜半岛南北对立的局面。 美国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2)美国:霸权主义受到打击;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 中国: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援了朝鲜人民,提高了中国国际的地位。 【解析】 (1)由材料中“美国在南朝鲜和一些联合国成员的支持下”可知指的是朝鲜战争,联系朝鲜战争的结果可知“赢得了一场针对北朝鲜人的战争”的结果是维持了朝鲜半岛南北对立的局面;第二小问联系中国抗美援朝目的分析可知国人认为“潜在的入侵威胁”指的是美国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2)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失败,使美国的霸权遭到沉重打击,同时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也彻底失败;中国在朝鲜战争中不仅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更加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援了朝鲜人民,提高了中国国际的地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制定政策时对老年人进行社会救济。据记载,桓公“再会诸侯令曰:养孤老,食常疾,收孤寡”,并且要求“食如言而勿遗”。管仲在粮价上涨时抛出粮食,利用粮食差价收入来抚恤包括贫病无子老年人的社会弱势群体。对于子弟战死沙场或无子的老年人去世,由国家负责安葬。

—《试论管子的养老思想》

材料二  二战后,日本制定了许多强制家庭和亲属进行赡养的法律,如规定直系血亲及兄弟姐妹互相赡养的义务。1955年平均每个日本家庭的成员为4.97人,1975年却锐减到3.44人,1995年减少到2.28人。21世纪初,日本68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8.5%,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国家。因此,日本开始实施护理保险制度,提出“由全社会支撑老年人。”同时,护理保险制度在“家人护理”上也有规定,根据一定的条件对护理自家老人的人支付“慰劳金”。

—王伟《日本家庭养老模式的转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管子解决养老问题的主要途径。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日本养老模式的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了的现代化。为什么一个前现代世界长期发展领先地位的悠久文明,在向现代化世界的转变过程中如此步履维艰、艰险迭起呢?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基本观点:一种观点可称之为外因论,认为主要是由于外来资本主义的渗透和帝国主义的侵略造成的,“侵略——反侵略”是这一研究取向的基本分析框架;另一种观点可称为内因论,即认为中国现代化延误的主要症结在于传统文明的落后性,制度的独特性,中国历史发展的停滞性等内在弱点。“传统——现代性”的对立是这种解释的分析框架。

—罗荣渠《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延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中关于中国现代化被延误原因的其中一种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查看答案

“1530年,德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只怀表,计时器真正得以‘便携’。在此之前,它是教会的奢侈品,只出现在高大教堂的塔顶……斯特拉斯堡教堂内11米高的天文钟,每整点都有死神提着板斧出来报时,准确无误,教堂落成之际,大主教下令将热铅灌入钟表师的双眼。”钟表的发展历程折射出(      )

A. 科学的发展带来技术的进步    B. 文艺复兴的影响绵长深远

C. 工业革命的发明层出不穷    D. 教权的桎梏逐渐被挣脱

 

查看答案

以下是近来解密的《蒋介石日记》:1923922下午看《马克思学说概要》。”l04上午 复看《马克思学说概要》,习俄语,下午看《概要》。”l013晚,看《共产党宣言》。”1016看《共产党宣言》。”1018看《马克思传》。下午,看《马克思学说》乐而不能悬卷。由此可见

A. 蒋介石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持怀疑态度

B. 以俄为师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的一种追求

C. 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主流思想

D. 国共合作的实现使蒋介石思想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

明代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A. 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B. 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

C. 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

D. 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