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汉书》记载,汉宣帝本始四年夏四月壬寅,郡国四十九地震。(宣帝下罪己诏)诏曰:...

据《汉书》记载,汉宣帝本始四年夏四月壬寅,郡国四十九地震。(宣帝下罪己诏)诏曰:“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朕承洪业,奉宗庙,托于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乃者地震北海、琅邪,坏祖宗庙,朕甚惧焉。”材料反映的天人感应思想有利于

A. 限制君权过度膨胀

B. 教导百姓积德行善

C. 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D. 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A 【解析】 材料主要阐述了地震山洪后,君主下罪己诏曰:“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联……未能和群生……朕甚惧焉。”由此可看出这表明灾异的思想对君主权力有所限制,因此A符合题意,故选A。重点在写皇帝,因此不是在于教导百姓积德行善,所以B项错误;从材料来看不曾反映巩固中央集权的内容,因此C项错误;与地方割据无关,所以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占人口多数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主张设立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在此,董仲舒的目的是

A. 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树“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理念

C. 使“教化大行,天下和洽”

D. 令《春秋繁露》成为教育新经典

 

查看答案

夏曾佑指出:汉武帝以后独尊儒术之动机,非有契于仁义恭俭,实视儒术为最便于专制之教耳。儒术哪些思想迎合了汉武帝的专制需要

仁义恭俭  ②“君权神授”  ③“天人感应”  ④“三纲五常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西汉初统治者认为“刑法不能治人心,法度过密,君主用刑虽重,而民亦无畏刑之心”,汉武帝以儒家经典著作《春秋》义理解释法律,东汉光武帝刘秀以行德政作为治平天下的主要政策而曾先后七次颁布轻刑和赦罪诏令。这反映出

A.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B. 礼法并举的治国模式形成

C. 儒道思想逐渐融合

D. 一直奉行刑法的慎刑主义

 

查看答案

汉武帝时期,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子弟,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太学兴办

A. 加强了意识形态控制

B. 促使其他学派文化凋零

C. 实现了选官的公平化

D. 瓦解了贵族政治的基础

 

查看答案

《汉书·儒林传》中写道:“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寝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利禄之路然也。”材料表明汉代儒学地位的迅速提高主要得益于

A. 儒家学派重视教育

B. 儒家学者对儒学的新发展

C. 汉政府的大力提倡

D. 研习儒学的士人阶层壮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