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代思想家李贽说,读孔子之书,而不拘泥于其书,要敢批评其书,说其未说之话,学仲尼...

明代思想家李贽说,读孔子之书,而不拘泥于其书,要敢批评其书,说其未说之话,学仲尼之精神而不仿其形态。这表明李贽

A. 反对尊崇孔子

B. 提倡独立思考

C. 反对专制皇权

D. 批判程朱理学

 

C 【解析】 “而不拘泥于其书,要敢批评其书,说其未说之话,学仲尼之精神而不仿其形态”说明作者反对孔子的权威,主张个性解放,独立思考,故B正确;A只是材料中部分信息;C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没有批判程朱理学,故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李贽一生著述颇丰,但其著述先后数次被禁毁,民间盗印、假托者不绝。主要原因是他

A. 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 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

C. 动摇了理学的统治地位

D. 挑战了孔子的权威性

 

查看答案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反对理学家只谈义理不谈功利的虚无说教。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异端思想家李贽

A. 提倡拜金主义,发展工商实业

B. 主张以法治代替人治

C. 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D. 倡导经世致用思想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学界出现了一股研究“礼学”的热潮。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希望通过对古礼的研究,以礼抗俗,重新确立社会的四民秩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明清思想专制的强化

B. 阳明心学助长空谈之风

C. 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D. 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冲击

 

查看答案

萧公权的《中国政治思想史》指出,《明夷待访录》“之最高原理出于《孟子》之‘贵民’与《礼运》之‘天下为公’……(黄宗羲论君臣关系)其立言亦悉依《孟子》。”据此推断,明清的思想批判

A. 延续了“君为臣纲”的传统

B. 继承了传统的民本思想

C. 凸显了经世致用的学风

D. 维护了理学的主体地位

 

查看答案

顾炎武指出:“古之圣人,以公心待天下,胙之土而分之国;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这表明顾炎武

A. 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B. 主张回归到“封邦建国”

C. 主张推行郡县制度

D. 旨在建立民主政治体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