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太祖开国之初,惩元季贪冒,重绳赃吏。揭诸司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太祖开国之初,惩元季贪冒,重绳赃吏。揭诸司犯法者于申明亭,以示戒。”“山东布政使储蜒、张海,按察使刘本等坐纵盗诛。”

——摘自《明史》

“凡官吏受财者,计赃科断。”“风宪官吏受财及于所按治去处求索借贷人财物,若卖买多取价利及受馈送之类,各加其余官吏罪二等。”“凡牧民之官失于抚字,非法行事,激变良民,因而聚众反叛,失陷城池者,斩。”

——摘自《明律·兵律》

材料二  朱元璋说:“从前我在民间时,见州县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疾苦,视之漠然,心里恨透了。如今要严立法禁,凡遇官吏贪污蠢害百姓的,决不宽恕。”

——摘自《明太祖实录》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初吏治的特点,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这样规定的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朱元璋的思想并分析其吏治措施的积极作用。

 

(1)特点:明初统治者注重用法律制度重惩赃吏;对执法犯法的官员加重其刑事责任;注重用严厉的刑法惩治擅权失职之人。 目的:督促百官忠于职守,维护和提高封建国家官僚机构的统治效能。 (2)思想:封建官吏贪赃枉法,欺压百姓会危及政权的巩固,应当严惩。 积极作用:在一定限度内缓和了社会的矛盾,维护了社会安定。 【解析】 (1)从材料可直接概括出明初吏治的特点,即是明初统治者注重用法律制度重惩赃吏;对执法犯法的官员加重其刑事责任;注重用严厉的刑法惩治擅权失职之人。而目的是要督促百官忠于职守,维护和提高封建国家官僚机构的统治效能。 (2)由材料“如今要严立法禁,凡遇官吏贪污蠢害百姓的,决不宽恕”可看出,朱元璋认识到封建官吏贪赃枉法,欺压百姓会危及政权的巩固,应当严惩。其吏治措施积极作用是在一定限度内缓和社会的矛盾,促进社会安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代礼仪明文规定:亲王、群臣上表笺,都得有“皇天眷命,统驭万方”,“承天受命,君师宇内”等字样,这样规定体现的思想是

A. 天人合一    B. 国家一统    C. 皇权至上    D. 文明礼貌

 

查看答案

明朝时分封封号有的还具有地名因素,如楚王、蜀王、鲁王等,且必须就藩(到封地去居住);清朝的分封封号则大都是礼节性的,如恭亲王、果亲王、睿亲王等,且一律在京居住。这从侧面反映出

A. 君主专制的加强

B. 分封制日渐徒具其名

C. 中央集权的加强

D. 宗室诸王地位的提高

 

查看答案

明初之后的皇帝或年幼、或厌政,经验能力都不及其祖辈,于是让内阁大学士代阅奏章,草拟处理意见,形成“票拟”权。这说明明代内阁

A. 只有参政议政权没有决策权

B. 是正式的中央行政机构

C. 与宰相具有相同地位和职务

D. 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

 

查看答案

崇祯年间的内阁大学士黄景昉在《馆阁旧事》中写道:“文渊阁为禁中深严之地,门榜圣旨,闲杂莫敢窥者。跟随班从,至阁门止,惟一、二书写仆得从入,各给牌为验。”文渊阁“禁中深严”主要是因为内阁

A. 为丞相办公所在

B. 是处理政务的场所

C. 为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D. 阁员参决政事品级极高

 

查看答案

2017年4月1日,中央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其“副首都”的城市定位使京津冀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追溯历史,元明清三代都对京津冀实行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元代河北为腹里之地,明清此地区为北直隶辖地,承担了首都的部分政治和社会管理职能。该历史现象表明

A. 历史发展具有区域差异

B. 地方行政区划一脉相承

C. 城市发展受制于行政因素

D. 地理环境决定城市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