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加试题)《论苏联的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

(加试题)《论苏联的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明该改革

A. 重点在工业生产领域

B. 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

C. 市场调节与计划经济相结合

D. 制定政策的随意性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戈尔巴乔夫改革关闭了卖糖的小商店,又不经过科学调研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这种荒唐的决策反映出戈尔巴乔夫改革制定政策的随意性,D项正确。材料并未说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重点,而是强调戈尔巴乔夫改革制定政策的随意性,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农业、重工业的信息,无法推断出农、轻、重比例失调,排除B。材料中的政策都是行政决策,看不出市场调节,不存在市场调节与计划经济相结合,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苏联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过程对我国的启示是

A.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 大力发展生产力

C.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D. 用计划经济排斥市场经济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40—1945年苏联集体农庄劳动日平均实物工资(千克),由此可以推知

A. 苏联农民的劳动生产率不断下降

B. 赫鲁晓夫改革未改善农民处境

C. 农业集体化经济政策面临破产

D. 斯大林模式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高尔基汽车厂由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援建,哈尔科夫拖拉机厂设备是德国和美国制造的,并由美国人担任建设总工程师。这表明

A. 西方与苏联双方意识形态趋同

B. 苏联工业化得到西方国家支持

C. 苏联的经济体制发生根本变化

D. 苏联利用西方资源推进工业化

 

查看答案

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是与“预期收益规律”的心理作用分不开的,即资本家害怕投资越多,利润率越低,导致国民收入水平和对原料、消费品的需求下降。基于此种分析,要消除经济危机应该

A. 降低银行利率,刺激消费

B. 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收益

C. 实行赤字预算,增加需求

D. 通货膨胀,增加国民收入

 

查看答案

1953—1963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0.5%,是美国的2倍。这得益于赫鲁晓夫改革

A. 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B. 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C. 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D. 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