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牛顿(1643-172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牛顿(1643-1727),毕业于剑桥大学,后任该校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会长。牛顿除了在物理学方面的贡献外,还是微积分的发明者之一;同时他还发现了太阳光的光谱,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等。

材料二爱因斯坦(1879-1955),德国物理学家。190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曾在多所大学任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21年,他因在研究光电效应方面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迁居美国。1940年入美国籍。

材料三普朗克(1858-1947)是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慕尼黑大学等校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因提出量子假说获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牛顿在物理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什么?这一成就有什么特征?

(2)材料二中爱因斯坦在物理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中普朗克是如何促使物理学有重大进展的?

(4)概括三位科学家取得物理学方面成就的共同原因。

 

(1)创建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该成就的显著特征:一是注重实验,二是它的数学化。 (2)提出相对论。揭示时空的本质属性,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利用量子论成功解释光电效应出现的现象及光的本质,推动量子论的发展。 (3)提出量子论,开创物理学领域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认识客观规律由宏观世界深入到了微观世界。 (4)科学家们勇于探索、善于观察、执著追求的科学精神;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进步。 【解析】 本题考查近现代世界科技的发展。难度较低。 (1)牛顿在物理学方面的贡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牛顿在力学的成就和特点即可。 (2)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成就,结合材料和所学,主要是提出了相对论和量子论,意义从对物理学影响的角度分析即可。 (3)根据所学可知普朗克提出著名的量子论,开启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围绕该点回答即可。 (4)原因可以从三者自身的精神和三者成就的重大作用上归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8年江苏卷文综历史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

—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

材料二康有为代人草拟上疏,请废八股。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交付廷议必引起大哗。于是决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冶”。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

—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革。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五年春,置《五经》博士。八月,……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举礼,以为天下先。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

——《汉书·武帝纪》

材料三董仲舒的教化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当时客观形势的正确反映。虽然,从本质是说,这一主张是为巩固汉政权的封建统治服务的,但从客观效果来看,它不仅对当时,而且对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统一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的进步作用。

——高春菊《董仲舒教化思想研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针对教化提出的具体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倡导教化的主要原因。

(2)概括汉武帝重视儒学的主要措施,分析其作用。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如何正确理解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历史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以上图片所反映史实间的内在联系。(要求: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表达清晰。)

 

 

查看答案

(题文)罪己诏曰:“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体谅也!”与清帝罪己诏有关条约的条款是

A. 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等五处港口

B. 即如该国(朝鲜)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嗣后全行废绝

C. 大清大皇帝允于即日降谕……以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毫无禁阻

D.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至海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

 

查看答案

据《近代天津城市史》记载:“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后,建立中国最早的警察队伍,建立市政工程局,修建公共厕所、垃圾站。打击银钱投机,建立官银号、银元局,鼓励开办近代工商企业。”上述现象最能说明

A. 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

B. 晚清城市经济功能得到加强

C. 洋务运动深入发展

D. 城市管理体制趋向近代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