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6世纪以来的世界贸易中,下表三组“商品"在甲、乙、丙三地流动。请判断甲,乙、丙...

16世纪以来的世界贸易中,下表三组“商品"在甲、乙、丙三地流动。请判断甲,乙、丙分别是当时的哪三个地区

组别

商品类别

玻璃、毛呢

辣椒、番茄

奴隶

 

 

A. 欧洲、美洲、非洲

B. 亚洲、美洲、非洲

C. 亚洲、美洲、欧洲

D. 欧洲、亚洲、非洲

 

A 【解析】 依据题干表格中三个地区商品交易的内容,推断该国际贸易为三角贸易,欧洲从美洲获得糖、烟草、玉米等商品,非洲为美洲种植园提供劳动力,依次对应欧洲、美洲、非洲,故A项正确;亚洲与美洲没有直接贸易往来,故B项错误;提供奴隶的地区是非洲,故C项错误;辣椒、番茄等商品的提供者是美洲,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7世纪中期,清政府多次颁布禁海令;同一时期的英国政府则颁布《航海条例》,积极保护海外贸易。出现该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

A. 经济结构的差异

B. 中央集权的强弱

C. 思想解放的程度

D. 海军实力的高低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巨大空间,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座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里程碑”。这主要是基于南方谈话

A. 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 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C. 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D. 总结了前一阶段改革开放的成就

 

查看答案

舒尔茨有一句名言:“一旦有了投资机会和有效的鼓励,农民将把黄沙变成黄金。”中国从1982年连续三年出现了粮食的超速增长,农民收入也有了大幅增长,终于过上了温饱有余的生活。这主要得益于

A. 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 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D. 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查看答案

同1978年相比,1982年我国的工农业产值增长32.6%,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已较为明显,而且,失调的经济比重也有所调整,国民经济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推动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 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逐步展开

C. 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全面展开

D. 国家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查看答案

1977年,国务院转发《关于1980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报告》。同时,提出发展国民经济的十年(1976—1985年)规划纲要,规定1985年粮食产量要达到8000亿斤,钢产量达到6000万吨。要建立120个大项目,其中有十大钢铁基地、九大有色金属、十大油气田等,按照这个规划,1978—1985年间,基本建投资相当于过去28年的总和。照此规划,将会使

A. 国民经济比例进一步失调

B.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大大提前

C. 生产力水平极大地提高

D. 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