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宋人陈深评论某书法作品说:“此帖纵笔豪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

(题文)宋人陈深评论某书法作品说:“此帖纵笔豪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或如篆籀,或若镌刻,其妙解处,殆出天造,岂非当公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而反极其工邪!”该作品是

                

A. 李斯《会稽刻石》    B. 柳公权《玄秘塔碑》    C. 颜真卿《祭侄文稿》    D. 赵孟頫《洛神赋》

 

C 【解析】 材料“纵笔豪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反映了行书的纵笔豪放的特点,颜真卿《祭侄文稿》可以体现豪放纵情的特点,属于行书代表,故C正确;李斯《会稽刻石》属于篆书,故A错误;柳公权《玄秘塔碑》属于楷书,故B错误;赵孟頫《洛神赋》虽然也属于行书,但其特点是结构端正、行中带楷、楷中带行,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些书法家传世的作品中,不论单一线条的造型,还是不同线条间的组合变化,文字的可读性完全让位于书写时的情绪表达,或喜怒、或穷困、或忧悲、或怨恨……种种情致尽现于线条的纵横跳跃、连绵环绕之中。这类作品的字体形式是

A. 篆书

B. 隶书

C. 草书

D. 行书

 

查看答案

宋代绘画,发展出艺术精神看似对立的两种形式,一种达至写实巅峰,对自然物的描绘达到高度的工整,细微精致。另一种高度写意,借外在自然形象表达内心情感,强调疏淡和精匀,不加修饰的草草逸笔,每笔可见禅机。这主要归功于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文化政策的宽松

C. 水墨技术的成熟

D. 理学思想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图别反映了中国古代两个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孔孟苟到董仲舒,儒学完成了由平民儒学到官方儒学的第一次转型和跨越,自此以下,两千多年间,儒学一直充当着国家意识形态的角色。儒学由民间进入宮廷后,借助强大的国家机器,尤其是教育制度和人オ选技制度,使儒学得以广泛传和普及,并不断向周边国家和地区渗。然而,官方化儒学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儒学发展的同时,也腐蚀着儒学的机体,曲解了儒学的精神,扼系了儒学的创造力,甚至败坏了儒学的声誉。

——颜炳罡《民间儒学何以可能?》

材料二  元初统治者对文教、科举的不重视,大量的知识分子不能进入仕途,他们或从事底层教育(书院、私整),或进入底层政治系统,他们将理学的精神渗透在教育理念和地方政治治理中;还有一部分人因无法进入仕途,或选择隐著述,或选择创作杂剧糊口度日,他们在信仰上虽然出现危机,但是仍在一定程度上坚持着儒家信仰,理学在他们的作品,诘如诗词、杂剧、元曲中得到体现。仁宗延估元年(1314年)科举恢复,程朱理学的典籍尤其是未惠《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必备书目。

——朱军《元代理学与社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学完成由民间进入宮廷的第一次转型的背景和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及其成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举行联席会议,会议场所称为“政事堂”。会议时,中书门下两省长官及侍郎皆出席。……政府的最高机构,则在政事堂。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即须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在唐代,也并无皇帝不经中书、门下而後自颁下诏书之规定,事实上,唐代也确有不经中书、门下而皇帝随便下命令的。这是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下一种通融性。因此中国皇帝不致如英国国王般被逼上断头台。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政权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的,这些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1701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1717年之后,英王不再主持并逐渐不参加内阁会议,开始形成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

—摘编自潘润涵《筒明世界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比较唐代政事堂和近代英国责任制内阁制度的异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