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预立上下议院基础为宗旨”。同时规定行政部门不对...

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预立上下议院基础为宗旨”。同时规定行政部门不对资政院负责,行政部门若有侵夺资政院权限或违背法律,资政院亦无权直接纠弹或更有效地加以阻止,只能请旨裁夺。这反映了

A. 清朝统治陷入危机

B. 君主立宪制已确立

C. 民主政治取得突破

D. 专制色彩依然浓厚

 

D 【解析】根据材料“资政院亦无权直接纠弹或更有效地加以阻止,只能请旨裁夺”,结合清末的背景,可以得知清末新政的改革仍保留较浓厚的专制色彩,故D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排除。君主立宪并未建立,故排除B项。根据材料“只能请旨裁夺”可得知,民主政治在清末并未取得突破,故排除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清朝颁布的《宣战诏书》针对的是( )

A. 英国武力占领香港岛

B. 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C. 日本袭击清军运兵船

D.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以下是商务印书馆不同时期的两部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叙述。

1906年版的《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躏十六省,淫掠焚杀,百姓死者,几二千万人。

1933年版的《复兴历史教科书》:”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进一步想推翻满清,实行民族革命。

 

 

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史料选取不同

B. 史观运用不同

C. 内外时局不同

D. 社会性质不同

 

查看答案

时间

总理衙门的设立过程

1859年

五口通商大臣,由两广总督兼领改由两江总督兼领,负责办理与各国通商事宜和外交事务。

1861年

总理衙门设立后,外交使节直接与内阁和军机处交往,不再通过礼部及沿海督抚进行间接交往。

 

 

上表中总理衙门的设立过程表明,清政府

A. 政治制度的分化趋向出现

B. 对外交往仍处主导地位

C. 涉外事务的官僚机构膨胀

D. 开始放弃闭关自守政策

 

查看答案

在鸦片战争后的对外谈判中,清政府认为治外法权(英国人在中国只受英国法律约束)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协定关税可以省除争执,只一味觉得五口通商妨碍自身利益。这表明清政府

A. 彻底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

B. 夜郎自大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C. 国家主权意识处于缺失状态

D. 认为经济主权高于政治主权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1871年德意志的政体变革尽管是出于传统权力精英对自身政治优势地位的巩固,但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该学者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德国政体变革在当时

A. 妨碍了民主政治的实施

B. 超越了时代的要求

C. 削弱了宪政的民意基础

D. 促进了工业化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