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辛弃疾出生时,宋室南渡已十三年。他早...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辛弃疾出生时,宋室南渡已十三年。他早年即投身抗金事业,在北方曾积极组织抗金力量,参加抗金斗争。自南归以来,多次上书献策要求北伐。在做地方官时,设想多种方法建军备战,以为北伐筹措。可惜这些均没有得到朝廷重视。任滁州知州时,他实行“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等一系列措施,使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滁州得到恢复和发展。他在湖南安抚使任上,曾“以官米募工浚筑陂塘”,赈济灾民,兴修水利;为防止金兵南犯并为北伐作准备,他还创建一支飞虎军。他任江西安抚使时,旱灾严重,百姓粮荒,富商大贾乘机渔利。他一到任即发布“闭粜者配,强籴者斩”的文告,稳定了市场,“民赖以安”。从四十三岁到六十八岁之间,辛弃疾多次被贬又多次被起用,他的仕途道路坎坷不平。但是,统一中原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

—摘编自赵星《试论辛弃疾的爱国情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弃疾北伐主张得不到重视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辛弃疾的主要社会活动。

 

(1)原因:南宋政府偏安江南;南宋统治的腐败和软弱;投降派和贪官污吏的排挤;重文轻武的传统政策影响。 (2)评述:组织抗金力量,参加抗金斗争,多次上书献策要求北伐,体现了辛弃疾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进行屯电田,赈济灾民,兴修水利,严惩奸商、稳定市场,说明辛弃疾关心民疾,具有强烈的政治担当意识。 【解析】 (1)从材料“宋室南渡已十三年”得出南宋政府偏安江南; 从“可惜这些均没有得到朝廷重视。”得出南宋统治的腐败和软弱; 从“多次被贬”得出投降派和贪官污吏的排挤;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统治政策是重文轻武。 (2)依据材料“多次上书献策要求北伐”“设想多种方法建军备战,以为北伐筹措”措施体现出辛弃疾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依据材料“赈济灾民,兴修水利;为防止金兵南犯并为北伐作准备,他还创建一支飞虎军。他任江西安抚使时,旱灾严重,百姓粮”的信息从弃疾关心民疾,具有强烈的政治担当意识归纳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企改革的三个阶段

阶段一

1978年,国务院在四川选择重庆钢铁公司、四川化工厂等6家企业作为试点企业,允许企业在增产增收的基础上,提留少量利润作为职工奖金。

1979年,国家扩大了试点企业的范围,将生产计划、资金使用、产品销售、利润分配、人事安排等权力下放给企业。

阶段二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肯定了股份制是企业财产所有制的一种组织形式。

阶段三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国家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等国企改革思路。

1998年,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等一大批大型企业集团相继组建,并实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摘编自钟祥财《经济史学视域中的国企改革》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国企改革的阶段性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国企改革不断深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帝国时代

秦汉(公元前221~220年)

秦汉实行郡县制秦朝统一文字秦朝修长城防御匈奴,秦汉长期同匈奴作战秦朝修建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秦汉法律细密,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秦汉时期丝绸、造纸、漆器以及冶铁技术领先世界汉朝出现《氾胜之书》

汉朝开通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秦朝焚书坑儒,汉朝确立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

罗马帝国(公元前27~476年)

在新征服地区设立行省,权力向君主和将军集中在不列颠修长城抵御外族入侵,罗马长期抵抗外族侵略修建以罗马城为中心通往帝国各地的硬面公路法律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体系日趋完备玻璃工艺、银器、铸币和采矿技术先进科鲁美拉写就名著《论农业》

海外贸易发达确定基督教为国教

 

 

——摘编自胡孝文等《秦汉与罗马:帝国时代的倒影》

从上表中提取秦汉与罗马帝国的相关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第一帝国时代”的特征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帝国时期,大量法令、条例和契约由没有任何个体自由观念的皇帝强制实行,决策权与执行权并没有分离。正是因为没有成文法,从君主意志出发的行政准则,才会贯彻一中道德秩序、礼制以及圣旨。

材料二

成文法从原则上保障每一个人的权利,直到1900年后,它才被采纳。法制改革运动肇始于清末“新政”,当时清廷设立法部,建立独立的终审机关大理院,创立新型的现代法院系统,通史废除肉刑,构建现代监狱体系,拟定刑法、商法和民法,并起草宪法。清廷于1904年奏准颁布了《公司律》,这并不比英国和德国于19世纪60年代实行的同类法典晚多久。1911年之后,法官的独立性在理论上有了保障,而政府的行政和司法职能正式分离,刑法做了普遍修改,并被强制实行。民法内容不断丰富,最终在1929年颁布了《民法典》;1935年,一部新的刑法生效。从以上可以看出,政府持续致力于司法改革是受到了他国模式的极大激励。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各项法律分类清晰明确,与受过良好职业训练的律师和法官制定的别无二效。

—摘编自冯客《简明中国现代史1912-1949》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中国传统法制与现代法制的特点。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法制向现代法制转型的原因。

 

 

查看答案

截止到1996年底,欧盟内部贸易已占成员国对外贸易总额的60%以上,其中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在欧盟的贸易已分别占它们贸易总额的62%、64%、62%和58%。这一状况

A. 导致了欧盟内部竞争激烈

B. 加剧了欧盟与美国争夺市场

C. 推动了统一货币欧元问世

D. 提高了欧盟的经济实体地位

 

查看答案

“分权原则之所以会在1787年被制宪会议采纳,本就不是为了促进效率,而是为了排除独断权力的行使。”“它的目的不是为了避免权力之间的摩擦,而是想通过不可避免的权力摩擦使国民从专制下解脱出来。”这主要说明

A. 分权较大影响了政府工作效率

B. 三权分立利于克服邦联制弊端

C. 分权是为了保障资产阶级权益

D. 分权以效率为代价来保障民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