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之后,面对着紧跟枪炮而来的带着奶酪黄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之后,面对着紧跟枪炮而来的带着奶酪黄油味的西方饮食文化,中国人抱着一种复杂且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中国有着悠久的美食传统,当看到西方人吃着半生不熟的牛排、带着腥膻味的牛奶乳酪,喝着冰冷还要加冰的饮料,手持杀气腾腾的刀叉时,一种蔑视的心理油然而生,再加上饮食本身的固有惯性,国人在对待西式饮食的态度上,表现出的是鄙视与排斥;另一方面,当看到西方人体格比我们强壮时,又不禁把它与西方的坚船利炮和强权政治联系起来,认为就如西方人在政治、经济、军事上胜过我们一样,饮食方面一定也有胜过我们的地方。因此,也有人主张吸收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先进”成分,强壮国人的体格、振奋国人的精神,以达到与西方人并驾齐驱的目的。

材料二  道光二十年(1840年)后,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近代外国邮政始传入我国,邮局自设于我国口岸。同治五年(1866年)驻京各国公使邮件改由总税务司署管理传递,此为我国自办邮政之始。光绪二年(1876年)总税务司英人赫德奏请钦设邮政。光绪四年(1878年),北京设送信官局,开始发行邮票,并收寄普通人之信件,但仍归税务司管。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张之洞疏请举办国家邮政,次年3月20日获皇帝谕允,此日即成为中国邮政纪念日。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2月20日正式成立大清邮政局,此后我国邮政事业才独立发展。

材料三  互联网自1994年正式被接入中国,仅仅十几年的时间几乎在中国完全普及。很多人已经无法离开互联网了。有人戏称:“众里寻她千百度,有了‘百度’,就不愁找不到那个‘她’了。”

—据相关材料整理

(1)材料一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2)据材料二说明中国近代邮政事业的发展趋势如何。结合材料一、二说明中国近代饮食结构的变化和邮政事业的发展具有的时代特征并说明理由。

(3)据材料三说明互联网对中国的影响。综合以上材料,说明互联网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与中国近代饮食结构的变化和邮政事业的发展有何区别。

 

(1)现象:鸦片战争之后中西饮食文化的碰撞。看待:这种现象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反映了国人不断追求自强而作出努力;饮食只是一种文化,无优劣之分,无需与政治、军事等联系起来;各国都有自己的饮食习惯,不必完全盲目效仿,可以相互借鉴和吸收。 (2)趋势:从外国包办到自主承办和独立发展。时代特征: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色彩。理由:中国饮食结构和近代邮政事业都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伴随着列强的侵略而出现变化和发展的,不是其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 (3)影响:互联网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区别:从时间上来看,互联网传入中国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从性质上来看,对于互联网的接入和使用完全是中国自身的需要,它是中国现代通讯技术自身发展的结果。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鸦片战争之后,面对着紧跟枪炮而来的带着奶酪黄油味的西方饮食文化,中国人抱着一种复杂且矛盾的心理”“国人在对待西式饮食的态度上,表现出的是鄙视与排斥”可以归纳出鸦片战争之后中西饮食文化的碰撞;第二小问属于开放型题,结合鸦片战争后饮食文化产物以及国人对于饮食文化态度等角度思考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近代外国邮政始传入我国”“总税务司署管理传递,此为我国自办邮政之始”的信息从外国包办到自主承办和独立发展回答;第二小问从中国近代社会性质角度回答;第三小问依据材料一和二从“鸦片战争后促使中国饮食结构和近代邮政事业变化”角度回答。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国完全普及。很多人已经无法离开互联网了”归纳回答;第二小问区别从时间上分析回答,性质从中国自身需要以及自身发展等角度思考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上海县城外形成了被英、法、美三国依仗强权分占的特区势力,出现了各自为政的“租界”。……在这里,他们拥有相对独立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俨然“国中之国”。起初,由于外人来华之际,中外民情扞格,以风俗习惯等种种不同,不愿华洋杂居。小刀会起义爆发,华人逃入租界者甚多,不久便华洋杂居。不同的风俗习惯发生碰撞、冲突也就在所难免了。

——摘自张仲礼、熊月之等《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

材料二  (租界开辟后)西洋服饰之引入,使上海自明清以来形成“服尚新奇、衣必华鲜”的习俗得以进一步张扬。……《洋泾浜新竹枝词》写道:“康奴也学假斯文,衣履难将贵贱分。更有异言并异眼,淡黄马褂着纷纷。”哪里还有什么不敢穿的?

——摘自张仲礼、熊月之等《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

(1)梳理材料一,概述近代初期上海“华洋杂居”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租界”的消极影响。

(2)阅读材料二,分析“西洋服饰之引入”对上海民风嬗变的影响。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

 

 

查看答案

“hold住”“神马都是浮云”“土豪”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A. 网络已主导了大众文化消费

B.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C. 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D. 大众文化的日益庸俗化

 

查看答案

王大妈要组织一个广场舞团队参加比赛,为了尽快购齐比赛服装,她用了不到一小时就通过手机从淘宝网上订购好了服装。这得益于

A. 电视的普及

B. 报纸的宣传

C. 互联网的发展

D. 电台的传播

 

查看答案

2018年4月12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军70周年海上阅兵式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习近平主席检阅海军部队并作重要讲话。人们通过中央电视台及时目睹了这一盛况。这主要体现了电视媒体的功能是

A. 知识普及

B. 卫生保健

C. 艺术欣赏

D. 实时新闻

 

查看答案

1929年,三家上海影戏公司合并成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公司以“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为口号,开展“国片复兴运动”,很快与老牌的电影公司“明星”“天一”形成鼎足之势。对此合理的解释是中国电影业

A. 其发展应与社会需要相适应

B. 在旧中国以联合发展为主

C. 突出功能在于引导社会舆论

D. 已经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