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

《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

A. 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

B. 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C. 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

D. 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

 

D 【解析】 根据“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景德镇”,可见景德镇一词是在宋朝出现,排除A;根据“镇民陶玉者”,可见陶玉身份不是官营手工业者,排除B;题干中并没有体现该产品闻名海外,排除C;根据“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说明陶玉通过进贡朝廷,使得瓷器闻名天下,因此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朝明确地将国家政务划分为大事和小事,小事由门下省审核决定,递交皇帝“划可”,大事则奏请皇帝批准。这反映了当时

A. 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

B. 实行分层决策机制

C. 门下省权力不断扩大

D. 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查看答案

汉惠帝时期在全国各郡和地方王国设置监御史,每年要定期到中央汇报工作;为了防止他们与郡守、侯王勾结,还要每两年轮换一次。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监御史

A. 代替郡守执掌地方管理

B. 行使御史大夫的职能

C. 成功防止地方侯国割据

D. 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查看答案

战国思想家尹文重视君臣上下名分,“君不可与臣业,臣不可侵君事。上下不相侵与,谓之名正。名正而法顺也”,君主都应循名责实,察法立威。“正名分”思想的提出反映了

A. 儒家在政治上主张恢复周礼

B. 没落贵族试图强化传统秩序

C. 小生产者要求建立权威政治

D. 新兴地主倡导君主集权统治

 

查看答案

春秋时期各国的国君一般称为公或侯,进入战国,各国国君纷纷自称为王。国王是最高政治权力的代表,总揽国家的统治权。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

A. 国君集权体制逐步形成

B. 官僚政治初步取代贵族政治

C. 分裂到统一的趋势加强

D. 天子逐渐加强对诸侯的控制

 

查看答案

“天命”是商周时期的重要观念,商人认为“天命”不可转移,而周人则以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这表明周代

A. 王权与神权相分离

B. 德治思想逐步形成

C. 天子权力有所下降

D. 对天的认识理性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