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大众日报》2008年刊载《关公何以战秦琼》一文,提到中央电视台“中国京剧研究生...

《大众日报》2008年刊载《关公何以战秦琼》一文,提到中央电视台“中国京剧研究生班十年汇报演出”的节目《蔺相如》中的布景道具问题,请判断符合史实的是

A. 蔺相如府中厅堂上悬挂着一幅山水画

B. 厅堂楹联上有草书写的古诗

C. 渑池会上秦王和赵王用青铜器皿喝酒

D. 书写的古诗是杜牧的《泊秦淮》

 

C 【解析】 试题《蔺相如》是展示战国时期历史面貌的戏剧。中国山水画简称“山水”。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所以A项错误。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所以B项错误。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所以D项错误。本题正确答案是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清史专家指出:(平民)日常食用消费仅只占微弱的比重……(官僚缙绅)却用之于追求雕琢、新奇或足以炫耀门第的豪奢消费,如操办豪华的婚丧喜庆、炫耀珍宝重器与竞建园林别墅等。他们的高消费具有传统的特权奢侈消费性质,与宫廷的消费相激荡……。由此可见影响明清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是

A. 商品经济畸形繁荣

B. 重商主义盛行

C. 奢侈、攀比消费严重

D. 吏治腐败,贪污猖獗

 

查看答案

明代徽商查岩振曾经“岭南塞北,饱谙寒暑之劳;吴越荆襄,频历风波之险”。这反映出

A. 跨区域贸易日益繁荣

B. 商业竞争异常的激烈

C. 行商更有利可图

D. 商人处境非常限难

 

查看答案

明朝官修史书《太祖实录》曾三次修订。初修始于建文元年,靖难之役后,于永乐初重修,此为二修;但由于“成于急促,未及精详”,永乐九年第三次修纂。这说明

A. 重修实录有利于记载的准确

B. 历史编修受政治因素的影响

C. 古代官修史书力求精益求精

D. 实录修订随时代发展而完善

 

查看答案

1387年,明太祖下令丈量全国土地,编制《鱼鳞图册》,以田块为单位编制,图册绘有田块形状草图,旁注坐落、面积、四至、地形及土质肥沃程度,以及归属的户主和所在乡镇。《鱼鳞图册》的编制

A. 有利于明初经济的恢复

B. 开创了土地财产登记制度

C. 阻碍了自耕农经济发展

D. 提高了土地的商品化程度

 

查看答案

宋代文化教育相对普及,史载:“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为这种现象提供技术条件的是

A.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 科举取士人数的增加

C. 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D. 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