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祭祀先农和亲耕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周朝。明清两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祭祀先农和亲耕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周朝。明清两代,成为国家重要的祭祀典礼。每年仲春亥日皇帝率百官到先农坛祭祀先农神并亲耕(称为藉田礼)。在先农神坛祭拜过先农神后,到亲耕田举行亲耕礼。亲耕礼毕后,在观耕台观看王公大臣耕作。

中国古代的《氾胜之书》《齐民要术》《陈敷农书》《王祯农书》《农政全书》统称五大农书,这五大农书是中国现存的古代农学专著中的杰作。农学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中取得成就最辉煌的学科之一,和中医学、天文学以及算学并称于世。

材料二  明清农村虽然还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但这一时期的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农民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市场。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烟草乃至经济林木,并开始对农产品进行加工。一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一部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降为佃农或雇工。一般租佃关系普遍采用契约的形式,以分成或定额的方式纳租。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促进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因素。

(2)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农村经济的特点。

 

(1)因素:统治者的重视;重农政策的推行;生产工具的革新;水利的兴修;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和流传等。 (2)特点: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农民出现了阶层分化;租佃关系普遍。 【解析】 (1)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农业,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每年仲春亥日皇帝率百官到先农坛祭祀先农神并亲耕”可得出:统治者的重视;“农学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中取得成就最辉煌的学科之一”可得出:统治者的重视,重农政策的推行;再结合课本知识从生产工具和水利等角度归纳即可。 (2)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农村经济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对教材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但这一时期的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都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一部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降为佃农或雇工”、“一般租佃关系普遍采用契约的形式,以分成或定额的方式纳租”可概括得出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代‘海禁’政策是与朝贡贸易一起出台的,并构成了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基本内容。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消极抗倭的体现。”这表明,明朝“海禁”政策的出台

A. 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影响    B. 是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要求

C. 是明代朝贡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    D. 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受到尖锐的挑战,工商皆本的学说被广泛提出。促使社会上出现这一思想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对外贸易相当发达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

宋高宗曾说:“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宜循用旧法,以招徕远人,埠通货徭。”这主要体现了南宋时

A. 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B. 经济活动转向海外

C. 发展经济商业立国

D. 实施鼓励移民之法

 

查看答案

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A. 自耕农经济盛行

B. 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 均田制破坏严重

D.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查看答案

公元前594年,鲁国进行税制改革,其措施被史学界称为“初税亩”。“初税亩”的含义是

A. 最先改变了按亩纳税的惯例

B. 最先实行按亩纳税的办法

C. 是古代中国征收土地税的开端

D. 是古代中国税收制度的开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