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材料能反映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是 A. 《诗经》描述“千耦其耘” ...

下列材料能反映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是

A. 《诗经》描述“千耦其耘”

B. 《汉书•食货志》记载“还庐桑,菜如有畦,瓜瓠果疏殖於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

C. 白居易《朱陈村》描述“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

D. 《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农无田者,受田于人,名为佃户;无力授田者,名为雇工。”

 

B 【解析】 精耕细作是现代人对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或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如生产工具的革新、灌溉、施肥技术等),进行细致耕作,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增加产品总量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A项“千耦其耘”是指大规模的简单的劳动协作,与题意不符;B项体现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故选B;C项体现了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与题意不符;D项体现了租佃关系,也与题意不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 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 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 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

D. 都主张“礼”、“法”并用

 

查看答案

“天下之国,都是王的兄弟、甥舅,而诸国之间也都有兄弟、甥舅之亲。”这段材料描述的是

A. 世袭制

B. 礼乐制

C. 井田制

D. 宗法制

 

查看答案

考古资料显示,商代的青铜器出土主要分布在河南,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出土分布很广,其中以王畿所在的陕西、河南出土最多。诸侯国的铜器也有发现,但多属姬、姜两姓的诸侯国,如燕、鲁、卫等。边远地区如巴蜀、吴越等古国西周时期的铜器,其兵器、工具多保留本地土著的传统,礼器和乐器的形制受中原周器的影响较大。上述材料反映了

A. 青铜成为维系统治的唯一纽带

B. 青铜器只限于王族地区

C. 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辐射

D. 青铜器的实用功能增加

 

查看答案

近代科学体系形成的标志是

A. 德国的莱布尼茨创立微积分

B.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C. 伽利略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

D. 开普勒发现了三大定律

 

查看答案

有人将明清时期的中西方科技比喻为“近代科学的曙光和传统科技的晚霞”,这里的“晚霞”是指

A. 集大成的科技巨著涌现

B. 官方编纂的大型图书成就

C. 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出现

D. 古代小说的蓬勃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