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董仲舒说“且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

董仲舒说“且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该言论体现出的思想包括

①仁政

②工商皆本

③天人感应

④无为而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C 【解析】 “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论述了上天给予天子权力应该善待百姓,否则必然会受到上天的惩罚,属于奉劝天子不要实行暴政的仁政和天人感应思想,故①③符合;工商皆本是明末起初黄宗羲的经济思想,是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反思,排除②;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主张清静自守,排除④。故选①③组合,排除ABD,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反映的政治状况,到西汉中后期最终解决,这得益于

A. 分封制的推行

B. 推恩令的实施

C. 中朝制的实行

D. 农耕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孔子评论《诗经》首篇《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使人感到快乐而不放荡,忧伤而不悲伤)。”该观点蕴含的思想是

A. 中庸之道

B. 仁者爱人

C. 礼法并施

D. 知行并举

 

查看答案

下列材料能反映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是

A. 《诗经》描述“千耦其耘”

B. 《汉书•食货志》记载“还庐桑,菜如有畦,瓜瓠果疏殖於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

C. 白居易《朱陈村》描述“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

D. 《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农无田者,受田于人,名为佃户;无力授田者,名为雇工。”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 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 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 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

D. 都主张“礼”、“法”并用

 

查看答案

“天下之国,都是王的兄弟、甥舅,而诸国之间也都有兄弟、甥舅之亲。”这段材料描述的是

A. 世袭制

B. 礼乐制

C. 井田制

D. 宗法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