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渐渐地,这些考试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渐渐地,这些考试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在此,作者意在强调该制度

A. 扩大了官员来源

B. 提升了官员文化素养

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推动了中国走向世界

 

C 【解析】 根据材料“渐渐地,这些考试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 “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可知该制度是科举制,中央政府通过科举制牢牢掌握了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科举制扩大了官员来源,但与材料强调科举制加强中央集权不符,排除A。科举制有利于提升了官员文化素养,但与材料强调科举制加强中央集权不符,排除B。D项说法错误,且材料没有涉及,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制加强中央集权,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后汉书·袁闳传》中记载:“(服阙即母死服丧),累征聘举召皆不应。”针对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时实行的是察举制

B. 当时士人厌倦官场

C. 袁闳因“孝”被屡次举召

D. 察举制无法选拔出优秀人才

 

查看答案

雍正八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办理军机事务;乾隆中,内阁大学士的某些职权,移归军机处掌理,大学士事权渐轻;乾隆以降,“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府矣”。从军机处的演变情况来看,军机处

A. 日益成为掣肘皇权的有力机构

B. 在权力结构上未发生实质变化

C. 最终与内阁共同组成权力中枢

D. 逐渐成为皇帝权力制衡的利器

 

查看答案

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朝廷规定:自王以下满、汉文武大臣,都不准到军机处找军机大臣谈话,“违者重处不赦”。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A. 防止军机泄露

B. 维护君主权威

C. 提高行政效率

D. 减少决策失误

 

查看答案

汉武帝于公元前106年在全国分设冀、幽、并、徐、梁、青、荆等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以六条问事考察郡县长官,内容有: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两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今”“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这主要反映了

A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B.王国问题依然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C.皇帝加强对基层百姓控制

D.中央集权受到地方的严重威胁

 

查看答案

“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直接原因是因为明代

A. 官员晋升相对容易

B. 中枢机构设置调整

C. 科举选拔趋向严格

D.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