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道光年间(1820~1850年)湖丝出洋,其始运至广东,其继运至上海。七里(村...

道光年间(18201850年)湖丝出洋,其始运至广东,其继运至上海。七里()所产丝尤著名,出产既富,经商上海者乃众。……镇之人业此因而起家者亦不少。这反映了

A. 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 五口通商客观上刺激了湖丝对外贸易

C. 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

D. “海禁政策使湖丝只能经广东出口

 

B 【解析】试题据材料“道光年间(1820~1850年)湖丝出洋,……经商上海者乃众。……镇之人业此因而起家者亦不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上海开辟为通商口岸,湖丝对外贸易迅速发展,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故A排除。材料也不能说明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故C排除。当时“海禁”政策已经结束,广东不是唯一的通商口岸,故D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初,清政府颁发《钦定大清商律》“商人通例”,其中第3条规定,女子于法定之场合,得营商业,但必须呈报商部;第4条规定,妻得夫之许可书,且呈报商部,得营商业,但夫于妻之债务,不能辞其责。这说明

A. 洋务企业出现多元化

B. 清政府传统观念发生重大改变

C. “法律为本”思想深入人心

D. 民族资本主义进入了繁荣阶段

 

查看答案

杨宁一主编的《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有一组数字“1840年,1两银子折合1643.8文制钱,10年后变成折合2230.3文制钱”。下列造成当时银价上涨原因表述错误的是

A. 鸦片贸易使白银大量外流    B. 战争赔款和吏治腐败

C. 太平天国运动使社会动荡    D. 苛捐杂税和滥发钱币

 

查看答案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棉货输入一度十分强劲,在入口诸货中,除鸦片外,棉货占绝对多数。不久后,英国在华棉布销售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其销售份额棉布不及英国海外市场的10%,棉纱的3%其主要原因是中国

A. 普通民众极端贫困的制约

B. 传统经济结构根深蒂固

C. 民众内敛式消费观的影响

D. 传统手工业的优势犹存

 

查看答案

(题文)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湖北官织布局开织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十万多匹。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见之事”,这说明洋务运动

A. 全面学习西方卓有成效

B.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 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的

D. 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查看答案

1840年以来,中国棉花、大豆、蚕桑、烟草、花生、蓝靛、桐油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都逐年增加并大量出口。这反映出当时(    )

A.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B. 传统的经济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C. 中国传统农业的倒退    D. 中国逐渐论为列强的原料产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