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S型肺炎双球菌的荚膜表面具有多种抗原类型(如Ⅰ、Ⅱ、Ⅲ型等),不同的抗原类型之间...

S型肺炎双球菌的荚膜表面具有多种抗原类型(如Ⅰ、Ⅱ、Ⅲ型等),不同的抗原类型之间不能通过突变而发生转换;在特殊条件下离体培养S­Ⅱ型肺炎双球菌可从中分离出R­Ⅱ型菌。Griffith将加热杀死的S­Ⅲ型菌与R­Ⅱ型菌混合后同时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肺炎大量死亡,并从患病死亡小鼠体内获得了具有活性的S­Ⅲ型菌;而单独注射加热杀死的S­Ⅲ型菌小鼠未死亡。此实验结果能支持的假设是(  )

AS­Ⅲ型菌经突变形成了耐高温型菌

BS­Ⅲ型菌是由R­Ⅱ型菌突变形成的

CR­Ⅱ型菌经过转化形成了S­Ⅲ型菌

D.加热后S­Ⅲ型菌可能未被完全杀死

 

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加热杀死的S­Ⅲ型菌与R­Ⅱ型菌混合后同时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患肺炎大量死亡,并从患病死亡小鼠体内获得了具有活性的S­Ⅲ型菌;而单独注射加热杀死的S­Ⅲ型菌小鼠未死亡”,说明R­Ⅱ型菌经过转化形成了S­Ⅲ型菌。 考点: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意在考查实验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至少需要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

C.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49

D.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查看答案

有关真核细胞DNA复制和转录这两种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种过程都可在细胞核中发生

B.两种过程都有酶参与反应

C.两种过程都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C.两种过程都以DNA为模板

 

查看答案

下图是4位同学制作的RNA分子平面结构模型,其中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在生物学发展史上,标志着生物科学的发展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的科学成就是

A.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

B.沃森和克里克创立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C.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D.孟德尔揭示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