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为“探索酶的本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下列哪项不是他的成就( ) ...

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为“探索酶的本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下列哪项不是他的成就(  )

A.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    B.证明了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C.证明了酶具有催化作用      D.少数RNA也具催化功能

 

D 【解析】 试题分析:1、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为“探索酶的本质”做出的贡献: 1917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从资料中得知刀豆种子中脲酶的含量相当高(这种酶能使尿素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便决定从刀豆中子提取纯酶.它尝试了各种方法,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终于在1926年惊喜地发现,在用丙酮作溶剂的提取液中出现了结晶,这说明提取物达到了一定的纯度.这种结晶溶于水后能够催化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然后他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2、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解析】 A、由以上分析知,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是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为“探索酶的本质”做出的成就之一,A错误; B、由以上分析知,证明了酶(脲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是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为“探索酶的本质”做出的成就之一,B错误; C、由以上分析知,证明了酶(脲酶)具有催化作用是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为“探索酶的本质”做出的成就之一,C错误; D、由以上分析知,发现少数RNA具有催化功能是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的成就,不是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为“探索酶的本质”做出的成就,D正确. 故选:D. 考点:酶的发现历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内白细胞能吞噬病毒,这些生理活动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  )

A.选择透过性      B.主动运输   

C.一定的流动性    D.保护作用

 

查看答案

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共穿越生物膜层数和磷脂分子层分别是(  )

A.4、8    B.4、4    C.6、12    D.8、16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最初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为静态的结构

C.三层结构模型和流动镶嵌模型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D.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查看答案

研究表明:一分子过氧化氢酶能在1分钟内使5×105个过氧化氢分子分解成氧和水,相当于Fe3+催化速率的109倍,但是对糖的水解却不起作用,这个事实说明酶分别具有(  )

A.多样性,稳定性    B.高效性,多样性

C.高效性,专一性    D.高效性,稳定性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T.R.Cech在研究四膜虫时,发现其rRNA前体加工除去某些片段的过程中发生“剪接反应”,该反应是在仅有RNA没有任何蛋白质参与的情况下完成的.下列推论最合理的是(  )

A.该反应不需要酶的催化

B.四膜虫体内的这种RNA具有酶的特性

C.所有蛋白质和RNA都是酶

D.有的DNA也可能是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