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甲所示的“火灾报警系统”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0:1,原线...

如图甲所示的“火灾报警系统”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0:1,原线圈接入图乙所示的电压,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R0为半导体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R1为滑动变阻器。当通过报警器的电流超过某值时,报警器将报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压表V的示数为20V

B. R0处出现火警时,电流表A的示数减小

C. R0处出现火警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

D. 要使报警器的临界温度升高,可将R1的滑片P适当向下移动

 

C 【解析】设此电压的最大值为Um,电压的有效值为U. ,代入数据得图乙中电压的有效值为110 V.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与匝数成正比,所以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之比是10:l,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为11V,故A错误.R0处出现火警时,电阻减小,则次级电流变大,变压器输出功率变大,则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电流表示数变大,选项C正确,B错误;R1的滑片P适当向下移动,R1电阻变大,则次级电流变大,R0上电压变大,则报警器两端电压减小,则报警器的临界温度就降低了,故选项D错误;故选C. 点睛: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求解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常见题型,要熟练掌握.根据图象准确找出已知量,是对学生认图的基本要求,准确掌握理想变压器的特点及电压、电流比与匝数比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卫星发射进入预定轨道往往需要进行多次轨道调整,如图所示,某次发射任务中先将卫星送至近地轨道,然后再控制卫星进入椭圆轨道,最后进入预定圆形轨道运动。图中O点为地心,A点是近地轨道和椭圆轨道的交点,B点是远地轨道与椭圆轨道的交点,远地点B离地面高度为6R(R为地球半径)。设卫星在近地轨道运动的周期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控制卫星从图中低轨道进入椭圆轨道需要使卫星减速

B. 卫星在近地轨道与远地轨道运动的速度之比为

C. 卫星在近地轨道通过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椭圆轨道通过A点时的加速度

D. 卫星从A点经4T的时间刚好能到达B

 

查看答案

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8 s末,甲、乙两车相遇

B. 甲车在0~4s内的位移小于乙车在4~8s内的位移

C. 4 s末,甲车的加速度小于乙车的加速度

D. 在0~8s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

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轻核聚变反应方程中,X表示电子

B. 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C. 分别用红光和紫光照射金属钾表面均有光电子逸出,紫光照射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

D. 基态的一个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n = 3激发态后,可能发射2种频率的光子

 

查看答案

[物理——选修3–4]

(1)如图(a),在xy平面内有两个沿z方向做简谐振动的点波源S1(0,4)和S2(0,–2)。两波源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两列波的波速均为1.00 m/s。两列波从波源传播到点A(8,–2)的路程差为________m,两列波引起的点B(4,1)处质点的振动相互__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点C(0,0.5)处质点的振动相互__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

 

查看答案

[物理——选修3–3]

(1)氧气分子在0℃和100℃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

B.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

C.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100 ℃时的情形

D.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

E.与0 ℃时相比,100 ℃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