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物理试题 >

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气缸水平固定,A、B是两个厚度不计的活塞,面积分别为S1=2...

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气缸水平固定,A、B是两个厚度不计的活塞,面积分别为S1=20cm2,S2=10cm2,它们之间用一根细杆连接,B通过水平细绳绕过光骨的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重物C连接,静止时气缸中的空气压强P1=1.2atm,温度T1=600K,气缸两部分的气柱长均为L.已知大气压强P0=1atm=1×105Pa,取g=10m/s2,缸内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不计摩擦.求:


重物C的质量M是多少?
若降低气缸内气体的温度,当活塞A缓慢向右移动时,求气缸内气体的温度。

 

(1)2 kg (2)500 K 【解析】(1)活塞整体受力平衡,则有 p1S1+p0S2=p0S1+p1S2+Mg                             代入数据,得M=2 kg                                 (2)由活塞受力平衡可知缸内气体压强没有变化,设开始温度为T1变化后温度为T2,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代入数据解得T2=500 K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气体放出热量,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增大

B. 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但它可以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 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D. 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

E. 某气体的摩尔体积为V,每个分子的体积为V0,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NA

 

查看答案

如图,ABD为竖直平面内的轨道,其中AB段是水平粗糙的、 BD段为半径R=0.4m的半圆光滑轨道,两段轨道相切于B点。小球甲从C点以速度υ0沿水平轨道向右运动,与静止在B点的小球乙发生弹性碰撞。已知甲、乙两球的质量均为m,小球甲与AB段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C、B距离L=1.6m,g取10m/s2。(水平轨道足够长,甲、乙两球可视为质点)

 

(1)甲乙两球碰撞后,乙恰能通过轨道的最高点D,求乙在轨道上的首次落点到B点的距离; 

(2)在满足(1)的条件下,求的甲的速度υ0 

(3)若甲仍以速度υ0向右运动,增大甲的质量,保持乙的质量不变,求乙在轨道上的首次落点到B点的距离范围。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xOy平面内,在平行于y轴的虚线MN右侧y0的区域内,存在着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在y0的某区域存在方向垂直于坐标平面的有界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现有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正电粒子从虚线MN上的P点,以平行于x轴方向的初速度v0射入电场,并恰好从原点O处射出,射出时速度方向与x轴夹角为60°。此后粒子先做匀速运动,然后进入磁场,粒子从有界磁场中射出时,恰好位于y轴上Q0,-l)点,且射出时速度方向沿x轴负方向,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求:

1PO两点间的电势差;

2)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斜面体靠在固定的竖直挡板P的一侧,一根轻绳跨过固定在斜面顶端的定滑轮,绳的一端与质量为mA=3kg的物块A连接,另一端与质量为mB=1kg的物块B连接。开始时使A静止于斜面上,B悬空。现释放物块A,物块A将在斜面上沿斜面匀加速下滑,求此过程中挡板P对斜面体的作用力的大小。(所有接触面产生的摩擦均忽略不计,sin37°=0.6 ,cos37°=0.8,g=10m/s2

 

查看答案

测量电源的内阻,提供的器材如下:

A.待测电源E(内阻约为10Ω)

B.电源E0(电动势E0略大于待测电源的电动势E

C.灵敏电流计G(0-30μA)

D.电阻箱(0-99999.9Ω)

E.电阻箱(0-99.9Ω)

F.定值电阻R0

G.均匀金属电阻丝及滑动触头

H.开关、导线若干

(1)实验时采用上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1S2,将滑动触头P与金属电阻丝试触,根据灵敏电流计G指针偏转方向调整P点位置,并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电阻箱R1的阻值,反复调节,直到G表指针不发生偏转,此时金属丝左端接线柱A与触头P间的电势差UAP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待测电源E的路端电压;

(2)改变R2的阻值重复实验,用(1)中的方法调节到G表不发生偏转,用刻度尺测量触头P到接线柱A间的距离,记下此时电阻箱R2的阻值,根据上述步骤测得的数据,作出电阻箱R2的阻值R与对应AP间距离L的关系图象如右图所示,测得图线的斜率为k,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则待测电源E的内阻测量值为___________

(3)实验中,电阻箱R2应选用_________(选填序号“D”或“E”);

(4)请写出由金属丝引起误差的一个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