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绣枕 凌叔华 大小姐正在低头绣一个靠垫。天气闷热,小巴...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绣枕

凌叔华

大小姐正在低头绣一个靠垫。天气闷热,小巴狗躺在桌底伸出舌头喘气,苍蝇热昏昏的满玻璃窗上打转。张妈站在背后打扇子,她瞧着主人白细夏布褂汗湿了一背脊,忍不住说道:大小姐,歇会儿,凉快凉快吧。老爷虽说明天得送这靠垫去,可是没定规早上或晚上儿。”“说了明儿早上十二点以前,必得送去才好,不能不赶了。小姐答完仍旧低头做活。

张妈走过左边,一面打着扇子,一面不住眼的看着绣的东西,叹口气道:我从前听人家讲故事,说长得俊的小姐,一定也是聪明灵巧,我总想这是说书人信嘴编的,哪知道就真有。这鸟绣的真爱死人!大小姐嘴边轻轻地显露一弧笑涡,但刹那便止,张妈接着说:这一对靠枕儿送到白总长那里,大家看了,别提有多少人来说亲呢,门也得挤破了。听说白总长的二少爷还没合适亲事。唔,我懂得老爷的意思了,上回算命的告诉太太今年你有红鸾星照命,主……”“张妈,少胡扯吧。大小姐停针打住说,她的脸上微微红晕起来。

此时屋内又是很寂静,只听见绣花针噗噗的一上一下穿缎子的声音和那扇子轻微的风响,忽听门外有一个十三四的女孩子叫道:妈,我来了。”“小妞儿吗?大热天跑来干么? 张妈问。小妞儿穿一身的蓝布裤褂,站在房门口,望着大小姐出神。她喘吁吁地说:妈,昨儿四嫂子说大小姐绣了一对靠枕,已经绣了半年了,说光是那只鸟已经用了三四十样线,我不信。四嫂子说,不信你去看看,过两天就要送人啦。妈,我看看,行吗?

张妈听完忙赔笑问:大小姐,你瞧小妞儿多么不自量,想看看你的活计哪!

大小姐望望小妞儿,见她的衣服很脏,拿住一条灰色手巾不住的擦脸上的汗,大张着嘴,露出两排黄板牙,瞪直了眼望里看,她不觉皱眉答——“叫她先出去,等会儿再说吧。

张妈会意这是嫌她女儿脏,不愿她女儿看,对小妞儿说:瞧瞧你鼻子上的汗,还不擦把脸去。大热天的这汗味儿别熏着大小姐。小妞儿撅着嘴出去。大小姐换线时偶尔抬起头往窗外看,只见院子里盆栽的石榴吐着火红的花,直映着日光,更叫人觉得暑热。

一晃便是两年,大小姐还在深闺中做针线活,小妞儿已经长成和她妈一样粗细,衣服也懂得穿干净些了。现在她妈告假回家,她做替工。

夏天夜上,小妞儿给大小姐捶腿时,有一搭没一搭地说闲话。

大小姐,前天干妈送我一对枕头顶儿,顶好看啦,一边是一只翠鸟,一边是一只凤凰。说起我这对枕头顶儿,话长哪。本来是我干妈给的,说是从两个大靠垫子上剪下来的。新的时候好看极了。一个绣的是荷花和翠鸟,一个绣的是一只凤凰站在石山上。头一天,人家送给她们老爷,放在客厅的椅子上,当晚便被吃醉了的客人吐脏了一大片;另一个给打牌的人,挤掉在地上,便拿来当作脚踏垫子用,好好的缎底子,满是泥脚印。少爷看见就叫干妈捡了去。干妈后来就给了我,我拿回家来足足看了好一会子,真爱死人咧,那凤凰尾巴就用了四十多样线。翠鸟的眼睛望着池子里的小鱼儿真要绣活了,不知怎么绣的。

大小姐听到这里忽然心中一动,小妞儿还往下说:真可惜,这样好看东西毁了。干妈前天见了我,教我剪去脏的地方拿来缝一对枕头顶儿。大小姐没有理会她的话,却在回想她在前年的伏天曾绣过一对很精致的靠垫——上头也有翠鸟与凤凰的。那时白天太热,拿不得针,常常留到晚上绣,完了工,还害了十多天眼病。她想看看这鸟比她的怎样,吩咐小妞儿把那对枕顶儿立刻拿了来。

小妞儿把枕顶片儿拿来说:大小姐你看看这样好的黑青云霞缎的底子都脏了。这鸟听说从前都是凸出来的,现在已经踏凹了。您看这鸟的冠子,鸟的红嘴,颜色到现在还很鲜亮。王二嫂说那翠鸟的眼球子,从前还有两颗真珠子镶在里头。这荷花不行了,都成了灰色。荷叶太大,做枕顶儿用不着……这个山石旁还有小花朵儿……”

大小姐对着两块绣花片子出神,小妞儿末了说的话,一句都听不清了。她回忆起她做那鸟冠子曾拆了又绣,足足三次,一次是汗污了嫩黄的线,绣完才发现;一次是配错了石绿的线,晚上认错了色;末一次记不清了。那荷花瓣上的嫩粉色的线她洗完手都不敢拿,还得用爽身粉擦了手,再绣。……荷叶太大,更难绣,用一样绿色太板滞,足足配了十二色绿线。……做完那对靠垫后,送给了白家,不少亲戚朋友对她的父母进了许多谀词。她的闺中女伴,取笑了许多话,还有,她夜里也曾梦到她从末经历过的娇羞傲气,穿戴着此生未有过的衣饰,许多小姑娘追她看,许多女伴面上显出嫉妒颜色。所以她永远不愿再想起来撩乱心思。今天却不由得一一想起来。

小妞儿见她默默不言,只管看那枕顶片儿,便说道:大小姐也喜欢不是?这样的针线活,真爱死人呢。明儿也照样绣一片儿不好吗?大小姐没有听见小妞儿问什么,摇了摇头算答复了。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视角独特,以绣枕为表达载体,反映了旧时代的中国女性难以掌握自己命运的现实,委婉含蓄,哀而不伤,耐人寻味。

B大小姐低头绣靠垫,张妈站在背后打扇子,不住眼地看,不住口地夸赞大小姐的手艺,表明张妈喜欢唠叨,没见过世面。

C大小姐之前不许小妞看她的绣枕,后来绣枕竟成了小妞的物什,这一戏剧性的情节表现了作者对大小姐看不起下人的嘲讽。

D小说用鸟的红嘴”“翠鸟”“石绿的线”“荷花瓣上的嫩粉色的线等,极力描写绣枕色彩的斑斓,与小说的悲剧灰色基调形成反差。

E大小姐没有听见小妞儿问什么,摇了摇头算答复了,蕴含了主人公的辛酸、委屈、失望及作者的无奈之情,以此结尾,无声胜有声。

(2)小说以绣枕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4)小说三次描写精美的绣枕,每次主人公情感表现都不同,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请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1)A D (2)①刺绣是旧时代女子在闺房里常作的活计,以“绣枕”作为女子的标志;②以“绣枕”为意象,含蓄地写出了女子对爱情、婚姻、的憧憬;③绣垫的不幸遭遇,正是大小姐不幸命运的象征,也是旧时代无数女子不幸命运的象征。 (3)①大小姐是一个旧时代被封闭在闺房里的传统女子形象;②性情温婉,端庄矜持,精于刺绣;③对爱情、婚姻有着美好的憧憬和期待。 (4)第一次是大小姐在酷暑中绣枕,绣的鸟活灵活现,用了三四十种配线,表现她憧憬爱情。第二次是小妞儿讲绣枕被毁,大小姐心中一动,若有所思。第三次是知道绣枕被毁真相,大小姐回忆起当年用心地绣枕,表现了她的委屈、失望与辛酸。效果:三次写绣枕的精美,推动了情节发展,凸显了人物心理,引发人们对女性命运的思考。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B项“表明张妈喜欢唠叨,没见过世面”错误。张妈的称赞,表现了大小姐绣花技艺高,绣枕绣的好。C项“这一戏剧性的情节表现了作者对大小姐看不起下人的嘲讽”错误,本文没有表现作者对大小姐看不起下人的嘲讽。E项“作者的无奈之情”不确切。 【考点定位】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首先应根据小说的三要素把握小说的故事梗概,比如有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主要情节是什么,写了谁干什么事,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主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方式,是正面还是侧面,选项中如有误涉及这些方面,就应该到文中找一找,看是否有这种描写方式,以及对这些描写方式的分析是否有问题;有无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又什么作用。文学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对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的形态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ABD项是对小说内容的分析,CE两项是对小说情节的分析。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本篇小说的标题“绣枕”,明确了小说的主人公为闺中女子;通过大小姐认真地绣“绣枕”,展现了大小姐这一形象特点;同时小说中绣枕的遭遇,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通过象征意义,展现了小说的主题。分点作答,意思对即可。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标题常常透漏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串连文章的结构,起到揭示主旨和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分析标题的寓意,可以从小说故事情节、表现人物、表达主旨等角度进行体会。如本篇小说的标题“绣枕”,明确了小说的主人公为闺中女子,“绣枕”,展现了大小姐这一形象特点;同时小说中绣枕的遭遇,通过象征意义,展现了小说的主题。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可以结合小说中的对人物的描写来考虑,如人物的语言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本题可以通过文中的“说长得俊的小姐,一定也是聪明灵巧,我总想这是说书人信嘴编的,哪知道就真有。这鸟绣的真爱死人”“大小姐停针打住说,她的脸上微微红晕起来”,“那凤凰尾巴就用了四十多样线。翠鸟的眼睛望着池子里的小鱼儿真要绣活了”“她夜里也曾梦到她从末经历过的娇羞傲气,穿戴着此生未有过的衣饰”等内容概括,分点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首先,要分析人物的典型性格。典型人物的典型性如何体现呢?这就需要注意人物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是指典型人物所代表的那一类人的共同性格。其次,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我们需要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第三,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优秀的小说,总是充分地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矛盾和斗争,在典型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说来,矛盾冲突展开得越充分,人物性格也就越鲜明。第四,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第五,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第六,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第七,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或联系小说主题分析)。比如本题,可以通过文中的“说长得俊的小姐,一定也是聪明灵巧,我总想这是说书人信嘴编的,哪知道就真有。这鸟绣的真爱死人”“大小姐停针打住说,她的脸上微微红晕起来”,“那凤凰尾巴就用了四十多样线。翠鸟的眼睛望着池子里的小鱼儿真要绣活了”“她夜里也曾梦到她从末经历过的娇羞傲气,穿戴着此生未有过的衣饰”等内容概括。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时,首先在文中找出描写精美的绣枕的三处内容,根据具体语境分析,如第一次描写,“大小姐绣了一对靠枕,已经绣了半年了,说光是那只鸟已经用了三四十样线”;第二次描写,“大小姐听到这里忽然心中一动”;第三次描写,“大小姐对着两块绣花片子出神,小妞儿末了说的话,一句都听不清了。她回忆起她做那鸟冠子曾拆了又绣......”等内容。这三次描写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展现了人物形象及命运,引发读者的思考。分点作答,意思对即可。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不是随心所欲地进行探究,而是立足于文本的探究。因此,首先要尊重文本,读懂文本。在解读文本时,不能断章取义,必须以文本的整体倾向(特别是关键内容)为探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其次,还要融入文本情境,以自己的情感体验与文本和作者对话,进而获得情感共鸣,形成自己的认识。此外,要尊重客观现实和普遍的认知规律。文本往往是现实生活的浓缩,它常常表现为普遍的认知规律。还有就是要尊重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艺术表现的实际效果。作者创作文本,常常把自己的意图表现得比较隐蔽。阅读时要注意深入挖掘,在此基础上方能进行一些延伸拓展式的探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上天要让一个人担负重大使命,一定会让这个人经历种种艰难困苦,最终               

(2)李白《蜀道难》中,                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3)杜甫《登高》中                 两句写出了自己四处飘零、老病孤愁的凄凉人生境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小村

梅尧臣

淮阔州多忽有村,棘篱疏败漫为门。

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

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

嗟哉生计一如此,谬入王民版籍论。

1.诗歌前二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言外之意是什么?

2.诗歌尾联抒情很有特点,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周起字万卿,淄州邹平人。生而丰下,父意异之,曰:此儿必起吾门。因名起。幼敏慧如成人。意知卫州,坐事削官,起才十三,诣京师讼父冤,父乃得复故官。举进士,授将作监丞。擢著作佐郎,累迁户部度支判官。真宗北征,领随军粮草事,寻为东京留守判官,判登闻鼓院。以右正言知制诰,权判吏部流内铨。封泰山,摄御史中丞,所过得采访官吏能否及民利病以闻。东封还,近臣率颂功德,起独以居安为戒。初置纠察刑狱司,因命起,起乃请诸已决而事有所枉及官吏非理榜掠者,并听受诉,从之。擢枢密直学士、权知开封府。起听断明审举无留事真宗尝临幸问劳起请曰陛下昔龙潜于此请避正寝居西庑诏从之名其堂曰继照起尝奏事殿中,适仁宗始生,帝曰:卿知朕喜乎?宜贺我有子矣即入禁中,怀金钱出,探以赐起。从祀汾阴,权知河中府,徙永兴、天雄军,所至有风烈,数赐书褒谕。拜给事中,进礼部侍郎。起素善寇准,尝与寇准过同列曹玮家饮酒,既而客多引去者,独起与寇准尽醉,夜上乃归。明日入见,引咎伏谢,真宗笑曰:天下无事,大臣相与饮酒,何过之有?准且贬,起亦罢为户部郎中,又降太常少卿。后复为礼部侍郎,以疾请知颖州,徙陈州。卒,赠礼部尚书,安惠。起性周密,凡奏事及答禁中语,随辄焚草,故其言,外人无知者。家藏书至万余卷。起能书。弟超,亦能书,集古今人书并所更体法,为《书苑》十卷。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七》)

1.下列对文中字体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起听断明审举无留事真宗尝临幸问劳起请曰陛下昔龙潜于此请避正寝居西庑诏从之名其堂曰继照

B.起听断明审举无留事真宗尝临幸问劳起请曰陛下昔龙潜于此请避正寝居西庑诏从之名其堂曰继照

C.起听断明审举无留事真宗尝临幸问劳起请曰陛下昔龙潜于此请避正寝居西庑诏从之名其堂曰继照

D.起听断明审举无留事真宗尝临幸问劳起请曰陛下昔龙潜于此请避正寝居西庑诏从之名其堂曰继照

2.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真宗、仁宗。

B.泰山封禅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帝王受命于天的典礼,目的是巩固皇权,粉饰太平。

C.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学校、科举等,长官为礼部尚书。

D.我国古代以铜壶滴漏计算时间,夜漏就是深夜时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起关注民生,思虑长远。他把采访官吏能力大小及百姓疾苦报知朝廷;东封还朝后,皇上近臣都歌功颂德,唯有周起认为应该居安思危。

B.周起善于断案,明辨是非。担任纠察刑狱司官员时,周起倾听犯人申诉,纠正以前虽已判决但确有冤情的案子,受到皇上慰劳。

C.周起交好寇准,受到牵连。他一向与寇准关系好,曾与寇准到同僚家喝酒,尽醉方归;寇准将要被贬官,周起也被连续降职。

D.周起为人谨慎,做事周密。凡是上奏事情以及书面应答宫中的文书,周起随后就烧掉草稿,他的言语看法,外人没有知晓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意知卫州,坐事削官,起才十三,诣京师讼父冤,父乃得复故官。

(2)从祀汾阴,权知河中府,徙永兴、天雄军,所至有风烈,数赐书褒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是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拿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教授整年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他们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读过什么书?《哈姆雷特》根据哪些书写的?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

这些功夫属于考据学。教授只做这种功夫,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并不过问。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欣赏之前要有了解。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知识却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

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认为,最要紧的事还领略领略它的滋味。

在考据学者们看来,考据就是文学批评,但是一般所谓的文学批评,意义实不仅如此。文学批评向来有派别的不同,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一致。区分起来,除开上述帮助了解的文学批评,主要还有两类。

第一类是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法官要有,也便是纪律法官式的学者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用来衡量一切作品,符合的就是美,违背的就是丑。他们向作家下批语说:亚里士多德说过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的麦可白?第二类就是近代法国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这一派学者可说是饕餮者:只贪美味,尝到美味便把印象描写出来,法郎士说:依我看来,文学批评和历史一样,只是一种给深思好奇者看的小说;一切小说,精密地说起来,都是一种自传。凡是真正的文学批评家都只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这是印象派文学批评家的信条。他们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是艺术的、主体的,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

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欣赏的态度,它们是相反的。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批评的态度须用反省的理解;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批评的态度预存美丑的标准,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欣赏的态度则忌杂有任何成见,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比如看一幅图,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文艺虽无普遍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道理,遇见一个作品,只说我觉得好还不够,还应说出觉得好的道理。

总之,考据、批评都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有的人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有的人又太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都是很大的错误。

(摘编自朱光潜《考据、批评与欣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文学作品的欣赏,一般人把阅读产生的快感、联想当作美感,学者们则认为考据和批评就是欣赏,二者都是误解。

B.学者们埋头旧书籍、资料来寻根究底,下一些考据学的功夫,获取相关历史知识,这些工作对于欣赏是有帮助的。

C.从欣赏层面来说,了解作品的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并没有进入作品本身,也不可能获得美感经验。

D.真正走进文艺的领域,则欣赏《洛神赋》,就弄清曹植和甄后的关系;欣赏《饮酒》诗,就考定原本中到底是不是悠然见南山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苦心孤诣拉史实来附会;止步于考据,而不进行深入领略:这些说明考据家们不明白艺术是创造的。

B.衡量一切作品,全用心中预存的几条纪律,把和作品割裂开来,以纪律代替欣赏,这是被称作法官式文学批评的缘由。

C.“法官式的文学批评者秉承亚里士多德提出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的看法,因此认定莎士比亚剧作《麦克白》不是一部悲剧。

D.印象派的文学批评认为文学批评是艺术的、主体的,重视艺术直觉和个人的嗜好,物我合一,因而,更容易得到美感体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派别不同,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同:法官式的批评认为美丑有普遍的标准,印象派则认为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

B.“批评的态度对待文艺作品,总是把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冷静而不杂情感,因而对作品的评价是客观的。

C.认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有的人又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这两种现象都是错误的。

D.内行和外行遇见同一个作品各有各的印象,欣赏和评价也不一致,但无论如何,文学批评都应该说出感受美丑的道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户外真人秀是目前电视台追捧的娱乐热点,情感、游戏、旅游等各种玩法让明星们忙得不亦乐乎。面对荧屏上的“真人秀热”,河南卫视却剑走偏锋,首次将“文学”这个抽象名词与电视娱乐结合在一起,从5月15日起推出一档真人秀节目《文学英雄》,节目将作家蒋方舟、蔡崇达、张晓晗、陈谌等人,与演员张晓龙、吴樾、柯蓝、李乃文等人混搭一处,让这些作家和演员一起在电视上秀文学,用电视真人秀形式来表现文学写作。这档节目在获得赞许声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质疑。

对“文学与娱乐节目结合”这种形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