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只要有人,只要有生活,人性就会演绎出多彩的故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只要有人,只要有生活,人性就会演绎出多彩的故事,而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则是它反复呈现的主题。人性的光辉常常在我们自己身上或身边人物的身上闪现。

请从生活中取材,以“人性的美丽”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记叙文。

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碗米线 天色昏暗,路上行人神色匆匆,远处不时传来低沉的雷鸣声。“轰隆隆,轰隆隆……”压得人喘不过气,仿佛下一刻就要**血盆大口将万物吞噬。 我独自一人走在路上,心里也烦闷无比。辛辛苦苦攒了一个月的零花钱以为终于可以买到自己心仪已久的那本书了,谁知道一个无良商家竟然给我找了一张假钞。 怎么办,花不花?花了吧,我良心不安,不花吧,毕竟又是自己辛苦攒的,内心备受煎熬啊! 我漫无目的在路上走着,忽然看到一家卖米线的店铺。店面不大,装潢简单,但里面却人声鼎沸,异常火爆。不知是什么力量驱使我,让我不由自主地抬起腿,走了进去。 “老板,来碗米线。” 老板看我在一旁等的无聊,就热情地与我拉起家常。“姑娘,你今年多大了?你读几年级了?” “今年上高一了。” “这上了高中啊一定要注意饮食的营养,高一要好好注意身体,高三了才能有精力好好学**啊。” “嗯。”我下意识地紧了紧手里的那张烫手的纸币。 看着客人越来越多,我便不与老板搭话了。 坐在角落里,偶尔听到前面的客人谈起老板,才知道,店主夫妇本来也有一个和我一般大的女儿,只不过早年不幸夭折了,如果他们女儿在世的话,大概也应该上高中了吧。店主夫妇为了转移对女儿的思念,就开了这家米线店。 米线很快就端上来了,热气腾腾的。上面赫然多出一个老板特意为我加的鸡蛋。我摸了摸口袋里的那张被我捏的皱巴巴的东西,迟迟没有动筷。 “怎么了?是不是不合口味?”店主耐心地询问。 “不是的,味道很好,谢谢您特意给我加的鸡蛋。” “不用客气啊,你们读书辛苦,得多吃点有营养的东西,以后想吃米线了,就过来。”店主看着我,眼神中有些许我读不懂的东西。 我站起来,从另外一个口袋里拿出钱要递给店主。店主诧异了一下,“傻孩子,你看看墙上的标语。”抬头:学生首次进店免费,以后一律享受半价优惠。 一踏出门,我立刻撕碎了口袋里的那张假钞,抬起头来,看了看天空,不知何时隐去,空气清新很多,一阵微风拂来,地面上到处撒着夕阳的余晖,无比耀眼。 试题分析:要想写好材料作文,就必须认真审视材料,设法找出材料中有关立意的点滴“标识”,反复揣摩命题人既定的写作“走向”,尽量做到“顺竿子往上爬”,把握最佳立意角度。这是一则“材料+命题”作文,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专题是“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其中包含这几个板块和文章——“灵魂的对白”《雷雨(节选)》/曹禺;“美与丑的看台”《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法】雨果;“人性在复苏”《辛德勒名单(节选)》。学生写作时可以想想这几篇文章的主题,在自己的**作中能有所体现。不一定必须要要写出这样深刻的主旨,只是语言表述恰当,叙述完整、精当,平时的情感也能写出“美丽”来。这类题目,尤其强调要写出真情实感,唯有叙事完整且情真意切方能动人。人性的美丽可以从这几个角度考虑:热爱祖国、关心集体是美丽,乐于助人、乐观向上、勤奋刻苦、幽默风趣、自强不息也是美丽,另外还有勇于奉献、敢于斗争、正直敬业、忠厚勤劳、富有爱心、孝敬长者、谦和善良、同情弱者同样也是美丽。 【解析】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比如本则作文,“人性的美丽”这是立意所在,要求写成记叙文,考生可以用具体的事件来体现“美丽”,要注意写作技巧的运用,尤其是细节描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得抄袭材料。每处不超过20个字。

“面子”是中国人人际交往中最不可或缺的人情媒介,也许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爱面子”。在一项最新调查中,有8333%的被调查者认为面子在中国人的社会交往中很重要。     ?除去具体的生理意义,它仅仅是一种荣辱观念的具体反映,还暗含了某种社会行为潜规则。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面对不同层次的社会关系生存,人情法则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也并不相同。         ,根本不以求回报作为“做人情”的第一目的。然而绝大多数的情形之下,一个人面对同学、单位同事、社会朋友等诸多层面的社会关系,这时其“做人情”的出发点就不会像对亲属那样单纯。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此心安处是吾乡

徐怀谦

①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到哪一个乡呢?是自己的出生地还是工作所在的城市?是父母的身边还是妻儿的身边?是旅途中一见钟情的他乡还是魂牵梦绕的故乡?

②其实,精神的故乡并不单指一处,它可能是一种混合了的给人以安宁的精神皈依。当然也有一些人是无所谓他乡故乡的。

③而我,一个在北京有房有车有妻女的男人,混了20多年,却依然觉得我不属于这个城市,这个城市对我也不理不睬。

④我的故乡在山东农村老家,在每一片有着乡野气息的田园村庄,在离大自然最近的泥土中。

⑤老家,承载了我童年的梦。犹记夏夜乘凉时,躺在庭院里的草席上,看繁星满天,听知了鸣唱,长辈们叼着烟袋,火星明灭间,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讲懒婆娘的故事讲孤魂野鬼的故事,也许太有趣了,风也赶来偷听,蹑手蹑脚的,听了几耳朵便窃窃私语着离开了。老家,因了父母的存在,挽系住了一颗游子的心。

⑥然而,老家并不是我唯一的故乡,因为它有很多陌生的地方让我难以走近。比如,鱼肉乡里的村官,污水横流的街道,越来越势利的人际关系,这一切都让我对故乡望而生畏。

⑦于是,我的心灵开始了新一轮的寻根,寻找的结果仍然是乡土,只要那里有和煦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只要那里能让我忘却都市的喧嚣,它们都可以给我故乡般的慰藉。

⑧在都市里我们所见的除了水泥丛林,就是人,我们早已习惯了单调,习惯了远离大自然,习惯了悬浮在空中的无根生活。于是无端地替都市人难过起来——他们的精神故乡在哪里?

⑨人类不能没有故乡。没有精神故乡的人必将陷于虚无。苏东坡获得的关于故乡的最初启悟不是来自儒、释、道的学说,竟是来自于一名歌伎。东坡有一位好友叫王巩,受“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巩南下时,其歌伎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1083年王巩北归,与苏东坡劫后重逢,席间请出柔奴为东坡劝酒。苏东坡问及岭南生活的酸甜苦辣,柔奴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东坡听后,大受感动,作《定风波》一首献给王巩:“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想想看,东坡自中进士后,就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宦游生涯。当年近60的东坡听到自己被贬岭南的消息时,我猜想他一定想起了十几年前柔奴说的那句话“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否则,他很难做到“泊然无所蒂芥,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

⑩与东坡相比,我们的背井离乡算得了什么?泥土中固然有我的故乡梦,而城市中唯我独尊的那间书房、让自己安身立命的写作生活、三两知己的倾心交流,又何尝不是吾心安处?人生无常,我们不过是世间的匆匆过客,如果让自己的心终生流浪,不得安处,岂不是太对不起带我们来世上的父母?那么怎样才能求得心安呢?在我看来,“节欲”是最根本的方法。如果一个人欲望太强,那么即使他身居乡下,也不会领略那些优美的田园趣的,相反,他会认定是噪音,会觉得烦人,会继续因为股票的涨跌而失眠。如果他节欲有方,那么都市的霓虹灯不会迷失他回家的路,别人的豪宅洋车不会打乱他行走的步伐,交际场的纸醉金迷不会让他眼花缭乱,因为他知道这一切浮华都是外在的,进入不了自己的心灵。

去年应邀访问澳门,在这个有着“东方蒙特卡罗”之称的地方,一边是各地富豪灯红酒绿,挥金如土,一边是澳门百姓安分守己,安居乐业。当地老百姓有感于自己的前辈大多因赌博而倾家荡产,由此悟到“不赌就是赢”,因而主动远离赌场,只过属于自己的小日子。这样的心安,是比归隐田园更要难能可贵的。

“此心安处是吾乡”,就冲这句话,真想回到1083年的那个夜晚,慨然敬柔奴一杯酒。

(摘自《广州日报》,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开头引用海德格尔的名言:“诗人的天职是还乡”,是为了引出下文,引发读者对“还乡”的思考,同时也增添了文章的哲学意蕴。

B对作者来说,自己的“心安处”既指乡野的田园村庄泥土,也指城市中能让他放松的书房、写作以及与能与他倾心交流的知己。

C年近60的东坡被贬岭南,他想起了十几年前让他对“故乡”一词有着最初启悟的歌伎柔奴的那句话“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这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由此“泊然无所蒂芥”了。

D文章末段,再次点题,想“慨然敬柔奴一杯酒”照应了前文,进一步强化了心安即故乡的主题。

E文章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字里行间传达出人生无常、繁华如烟的消极思想。

2.作者写乡野生活的笔墨非常精彩,试以第⑤段为例加以赏析。

3.第⑨段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苏轼写《定风波》一词的经过,其用意是什么?

4.“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句话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结合作者的观点,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读完此文的感受。

 

查看答案

(1)《氓》中感叹自己婚后日夜操劳的诗句是                      

(2)《氓》中回忆二人年少时青梅竹马的诗句是                          

(3)《离骚》中为人民生活多灾多难而擦泪哀叹的诗句是                          

(4)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中的诗句“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点明了“愁”的一个原因,即对人才的渴望。

(5)《归园田居》(其一)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田园和自由的向往。这两句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归园田居  其二》

野外罕人事①,穷巷寡轮鞅②。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③中,披④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地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①人事:指与人交接来往。②鞅:马驾车时颈上的皮带。这句是说居处僻陋,车马稀少。指车马。③墟:隐僻之地。墟曲:犹乡野。④披:拨开。

1.对这首诗理解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语言质朴无华,语调悠然自在,叙述了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段,描绘了一个宁静谐美的理想天地。

B开头四句侧面写“静”,诗人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

C中间四句着意描写生活的动态,继说之交往者都是农夫,相谈的都是“桑麻”,营造了纯朴的动人氛围。

D最后四句说明作者此时心中亦乐亦忧的是作物与耕地。

2.分别概括本诗与《归园田居·其一》所写内容的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屈平既黜,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厚币委质事楚                       厚币:丰厚的礼物。

B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明年:第二年

C系心怀王,不忘欲                 反:违反

D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             治国:治理得好的国家

2.以下文段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B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C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D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3.下列对于文章的说明,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张仪采取连横之策,用商於的土地为诱饵,欺骗楚国断绝与齐国的关系。

B怀王听信子兰等人不听屈原的劝告,终于遭致身死异乡的悲剧。

C屈原劝楚怀王应该杀掉张仪,等怀王醒悟,已经来不及了。

D楚王听从了屈原的建议,出兵讨伐出尔反尔的秦国,结果大败而归。

4.请将上文中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2)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