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念奴娇•登建康①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辛弃疾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念奴娇•登建康①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辛弃疾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②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注】①虎踞龙盘,诸葛亮曾目睹金陵地形而感慨说:“钟山龙盘,石城虎踞,真帝王之都也。”正因为如此,建康曾为六朝国都。②安石即谢安,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晚年位高遭忌,曾闻筝歌而泪下。

(1)请结合全词,谈谈你对“赢得闲愁千斛”中“闲愁”的理解。

(2)这首词运用了较多的艺术手法,请结合词的下片进行赏析。

 

(1)①对国家前途的忧虑。②无法实现抗金国收河山壮志的愁苦。③对议和派排斥爱国志士的激愤。 (2)①用典、对比。下片前五句用谢安(安石)受谗被疏和淝水之战等典故,表达自己本也可隐居安逸但忧心国事,以至“泪落哀筝曲”。谢安一代风流,晚年仍不免忧谗畏讥,至有泪落哀筝之悲。谢安将建功立业的机会都交付给儿辈如谢玄等,自己则以下棋消磨时光。②用典、借景抒情、借代。“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其中“宝镜”为用典,“碧云将暮”借景抒情,“杯中绿”借代,代指酒。③比喻。“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写词人眺望江面,看到狂风怒号,便预感到风势将会愈来愈大,可能明朝长江卷起的巨浪,会把岸上的房屋推翻。这两句不仅写出江上波涛的险恶,也暗示对时局险恶的忧虑。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词语的内涵。需要把词语放回原诗中,“闲愁千斛”,是形容愁苦极多。“闲愁”,是作者故作轻松之笔,其实是他关心国事但身不在要位始终不能伸抗金之志的深深忧愁。结合词人“辛弃疾”的个人经历分析。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理解语句含义或者词语内涵,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如本题“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无法实现抗金国收河山壮志的愁苦。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艺术手法。主要有用典、对比、借景抒情、借代、比喻等,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即可。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规范答题: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诗歌的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如本题用典、借景抒情、借代。“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其中“宝镜”为用典,“碧云将暮”借景抒情,“杯中绿”借代,代指酒。答题时要注意每条中手法和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周纡字文通,下邳徐人也。为人刻削少恩,好韩非之术。永平中,补南行唐长。到官,晓吏人曰:“朝廷不以纡不肖,使牧黎民,而性仇猾吏,志除豪贼,且勿相试!”遂杀县中尤无状者数十人,吏人大震。迁博平令。收考奸臧,无出狱者。以威名迁齐相,亦颇严酷,专任刑法,而善为辞案条教,为州内所。后杀无辜,复左转博平令。

建初中,为勃海太守。每赦令到郡,辄隐闭不出,先遣使属县尽决刑罪,乃出诏书。坐征诣廷尉,免归。

纡廉洁无资,常筑墼①以自给。肃宗闻而怜之,复以为郎,再迁召陵侯相。廷掾惮纡严明,欲损其威,乃晨取死人断手足,立寺②门。纡闻。便往至死人边,若与死人共语状。阴察视口眼有稻芒,乃密问守门人曰:“悉谁载藁入城者?”门者对:“唯有廷掾耳。”又问铃下③:“外颇有疑令与死人语者不?”对曰:“廷掾疑君。”乃收廷掾考问,具服“不杀人,取道边死人”。后人莫敢欺者。

征拜洛阳令。下车,先问大姓名主,吏数闾里豪强以对。纡厉声怒曰:“本问贵戚若马、窦等辈,岂能知此卖菜佣乎?”于是部吏望风旨,争以激切为事。贵威跼蹐④,京师肃清。

和帝即位,太傅邓彪奏纡在任过酷,不宜典司京辇。免归田里。后窦氏贵盛,笃兄弟秉权,睚眦宿怨,无不僵仆。纡自谓无全,乃柴门自守,以待其祸。然笃等以纡公正,而怨隙有素,遂不敢害。

永元五年,复征为御史中丞。诸窦虽诛,而夏阳侯瑰犹尚在朝。纡疾之,乃上疏曰:“臣闻臧文仲之事君也,见有礼于君者,事之如孝子之养父母,见无礼于君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夏阳侯瑰,本出轻薄,志在邪僻,学无经术,而妄构讲舍,外招儒徒,实会奸桀。轻忽天威,侮慢王室,当伏诛戮。”

六年夏,旱,车驾自洛阳录囚徒,二人被掠生虫,坐左转骑都尉。七年,迁将作大匠。九年,卒于官。

(选自《后汉书·酷吏列传第六十七》,有删改)

【注】 ①墼(jī):没有烧过的砖坯。②寺:官署。③铃下:指属下。④跼蹐:(jújí):行动小心,十分慌恐的样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为州内所    则:准则

B杀无辜,复左转博平令     坐:因犯……罪

C夏阳侯瑰       案:同“按”,按照 

D车驾自洛阳录囚徒   幸:幸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常筑墼自给       予人,如弃草芥

B晨取死人断手足   今其智反不能及

C诸窦诛,而夏阳侯瑰犹尚在朝    苟非吾之所有,一毫而莫取

D见无礼君者   不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纡年轻时就喜欢韩非子的法治方式,任南行唐长,一上任,就杀了县内几十个特别凶暴的人,官吏百姓大为震惊。

B周纡担任勃海太守时,廷掾想煞其威风,弄尸体立于官署门前;周纡通过观察问讯,很快破案,自此再无人敢欺骗周纡了。

C周纡担任洛阳令时,手下官吏比着做激烈严酷的事;那些显贵的皇亲国戚都小心翼翼,京师一派太平。

D周纡因其“严酷,专任刑法”而多次被免官;但因其“廉洁”“公正”,不但未被仇人加害,而且朝廷多用之。

4.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朝廷不以纡不肖,使牧黎民,而性仇猾吏,志除豪贼,且勿相试!

(2)后窦氏贵盛,笃兄弟秉权,睚眦宿怨,无不僵仆。

 

查看答案

下列括号中对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戍卒叫,函谷(拔,攻占)   与秦相较(同“倘”,如果)

桴止响(跳跃)                 乃中《经首》之(乐曲的节奏)

B进不命,退则无耻(拼命)    先祖父(其)

水石相(击、拍)               日益骄(顽固)

C.怵然为戒(警惕的样子)        祸焉(招致)

后秦击赵者(第二次)         牧以馋诛(等到)

D.匜沃盥(通“捧”,捧着)     秦者,秦也(灭族)

晋公子广而,文而有礼(约束,不放纵) 违天,必有大(灾祸)

 

查看答案

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A碧桃献岁宜家受富  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 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 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 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句是(  

A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环保事件之所以经常性的频频发生,有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单纯地依靠大规模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使得资源消耗惊人,环保日渐严重。

B.自4月13日“千古传奇·张大千艺术作品展”于山东省美术馆开幕以来,得到了各界群众的广泛关注,参观人数持续增加。

C.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D.10月1日清晨,超过10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各族群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仪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7周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