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区里,几个七八岁的小朋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区里,几个七八岁的小朋友,一边晒太阳,一边比赛背诵《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孩子们鼓起小脸认真背诵经典的样子很动人。

当孩子们的父母来招呼孩子们回家吃饭时,不愿回家的孩子使出了各种办法与伎俩,有的与父母拉扯,有的大声呵斥父母,有的甚至在地上打滚抗议……

这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知行合一 知即认识,知识;行即实践,行动。知识是引领行动的方法,行动是领悟知识的途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明代思想家和教育家王阳明先生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现在的德育包括知,情,意,行,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来叫陶知行,后改为陶行知,行在前,知在后。他一生对教育的贡献是巨大的。 知行关系,也就是指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真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与行是统一的,不能截然地分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从知到行,即从认识到实践。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当前,全国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就是要认真的学习,什么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作用,怎样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实践就是要把学习到的怎样去落实,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真正做到“知行合一”。首先群众利益至上,群众是英雄,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教育实践活动也不应一阵风吹过去,而应该长期坚持,坚持长期。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通过学习懂得了一些道理,就应该按这些道理去采取必要的行动,该为群众办些什么事,怎样为群众办好这些事,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执政之基。 但愿学习不流于形式,也不应想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应当实事求是地去为群众办事,惠利于民,最后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题,审题时,可根据材料内容及任务驱动要求构思立意。读后可知,材料主要讲述了孩子们只是为了背诵而背诵《弟子规》,却不听从父母“呼”“命”的行为,一方面是孩子熟练地背诵《弟子规》,内容是孝敬父母;另一方面则是孩子任性刁蛮,毫无礼数。据此可得出知行合一的中心立意。写作时,要注意拟写一个出彩的题目。 点睛:考生要注意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材料作文需全面把握材料,提取关键词,揣摩命题意图,精准立意。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一方面是孩子熟练地背诵《弟子规》,内容是孝敬父母;另一方面则是孩子任性刁蛮,毫无礼数。前者是言,后者是行;前者是表,后者是里;前者是学,后者是用;前者是理论,后者是实践;前者是国学繁荣,后者是素质的低下;前者是知,后者是行。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反差呢?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学不能致用,理论脱离实践,盲目跟风,忽视内在修行,知行分离。这种现象给我们什么启发呢?行胜于言,表里如一,学以致用,架起理论和实践的桥梁。一言以蔽之,知行合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其实现在看来,他们否定的,是文化的异化,比如“吃人的礼教”。

②凡是人发明的东西,就难免会被异化,这种异化会影响到我们。

③所以我觉得对于文化来说,要时刻反省和监视的是它异化的部分,而对于文化本身,不能质疑。

④从周公制礼作乐开始,中国文化的“文”就被异化过好几次,这导致后来我们的前辈怀疑文化出了问题。

⑤异化到一定程度时,人就受不了,一定会反抗。

A. ②①③④⑤    B. ②④①⑤③    C. ④⑤①②③    D. ④①⑤③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中央提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B. 有人批评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听写的字词古怪生僻,有刁难人之嫌;但更多的人则赞扬这种比赛有助于拯救汉字危机,弘扬中华文化。

C. 近年来一股网络祭祀之风悄然兴起,被越来越多的人追捧和接受,通过互联网,献一束鲜花,送一段旋律,点一支跳动的蜡烛,记下自己的追思和感怀。

D. 农业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加强发掘和保护对于传承农耕文明,提高遗产地农民就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近年来,人们购买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热情蔚然成风,主要是因为国产品牌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也可能与某些国际品牌多次发生因质量问题被召回的事件有关。

B. “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C. 我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其作品一夜之间便洛阳纸贵,购书中心开门十分钟不到,上百本莫言作品存货被一扫而空。

D. 人们把图书馆当成“知识宝库",当成“知识殿堂",然而“宝库"和“殿堂"虽好,但它们离普通老百姓很远,普通老百姓往往望而生畏

 

查看答案

下面各句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kuì)然       (bǐ)及      修(qì)       千(shèng)

B. (hù)        羽(yáng)   实以(fán)    仰啸歌(yǎn)

C. (shěn)笑    栏(shǔn)     (kēng)尔     呱而泣(guāguā)

D. (shì)坐     先(bǐ)       (xù)勉        琼(yán)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李煜在《虞美人》中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作为亡国之君的诸多愁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表明自己淡泊名利,志趣高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桃花源记》通过描写老人小孩来表现桃花源人们幸福生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