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此次参会,姚明带来的“推广专项体育课”的提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此次参会,姚明带来的“推广专项体育课”的提案,在他看来,专项体育课与目前正在大力发展的校园足球工作是可以接轨的。

B.能否正确处理好古今文化之间以及中外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体现了一个文艺工作者艺术智慧的高低,同时也决定着文艺作品的优劣。

C.为切实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我市进一步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加快学校建设和改革创新的力度。

D.中国的国学智慧是非常博大精深的,它不排斥什么东西,也不和什么东西相对立,它永远都是在吸收不同的传统,然后扩大和丰富自己。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病句。A项,中途易辙,应将“带来的”中的“的”改为“了”。C项,成分残缺,应在句尾加“等问题”。D项,语序不当,应将“扩大”和“丰富”调换位置;成分赘余,可删去“非常”。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透彻,解释得那么轻松。

②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③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和李胜素的京剧唱段将演出推向了高潮,其声穿云裂石,其曲荡气回肠,真有金戈铁马、气壮山河之慨。

④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⑤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⑥真正的读书,需要一种不急不躁、不愠不火的从容心境。在淡泊的氛围中,上溯远古、下及未来,含英咀华,沉思遐想,思绪跟随古色古香的书味尽情飞翔,内心就会进入一种清净、清幽的幸福境界。

A.①④⑥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虞美人》作者李煜面对江山易主,人事皆非的现实却不敢明言,勾起无穷幽怨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论语>十则》中孔子论述兴趣在学习中起重要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指出后世之人对秦亡一事如果只哀叹但不以之为鉴,就会落得“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  思

陆  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注】①本诗写于嘉泰三年(1203年),这年陆游七十九岁,居住在山阴故乡。②元龙:陈元龙,即陈登,三国时人,素有扶世救民的志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 “江湖浪迹一沙鸥”中的“沙鸥”这一意象和杜甫的《旅游书怀》中的“天地一沙鸥”的“沙鸥”特征相同。

B. 诗歌的颔联写“事大如天醉亦休”,可见诗人整天惦记国家大事,有时甚至借酒浇愁,以致有度日如年的感觉。

C. “砧杵敲残深巷月”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将妇女的砧杵捣衣之声与月亮残缺之形相结合,烘托了诗人落寞的心境。

D. 诗歌的颈联借助“寒砧”“残月”“梧桐落叶”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凄清冷寂的画面,借景抒情,情寓景中。

E. 诗歌的尾联借助陈元龙的典故,写出诗人已入暮年的无奈以及欲获高位而不得的惆怅心情。

2.此诗写秋日所感,表现了诗人过着闲适生活但又不安的矛盾心情,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呜呼!《诗》曰:‘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

B.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

C.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

D.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父时所用。“稽”是“停留、拖延”的意思,稽首的意思就是头触碰地上且停留一会儿,也称为“顿首”。

B. 《诗》,即《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C. 右,即车右或骖乘。古人乘车以左为尊,一车乘三人,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车右陪乘,一般是由武士担任。

D. 书法,译为“记事的原则”。这一记事原则,即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它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既包括不隐晦事实真相、据事直书的一面,也包括“为尊者讳,为贤者讳”的曲笔一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晋灵公奢侈暴虐,加重赋税来修饰宫室,因为熊掌没炖烂,竟然杀了厨师,把他的尸首装在畚箕里,让宫女抬着从朝堂上经过。

B. 赵盾、士季向晋灵公进谏,晋灵公巧言遮掩,还想方设法要杀掉赵盾。他派遣的力士鉏麑不愿执行他的命令,于是头撞槐树自杀了。

C. 晋灵公准备在宴会上杀害赵盾,他手下的武士灵辄却在关键时刻帮助赵盾幸免于难,以报答赵盾昔日的送饭之恩,赵盾自己只得逃亡了。

D. 晋大夫赵穿杀了晋灵公,晋国太史董狐写“赵盾弑其君”并在朝廷公布。赵盾难以辩白,大有感慨,孔子也为他蒙受杀君之名感到可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⑵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开放包容中培养理想、抱负和情怀

——访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

历史上由陈嘉庚先生捐资始办的厦门大学经过发展、积淀,如今学校特色鲜明,还被誉为我国最美丽的几所大学之一。日前,记者到厦门大学,就培养高质量人才等问题专访该校校长朱崇实。

记  者: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怎样认识并把握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关系?

朱崇实: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定要追求并保持我们民族自己的传统和特色,同时,尊重、理解、接受多元文化。厦门大学从办学伊始就是开放、包容的学校,就把学校的发展放在全球范围进行思考和行动。建设一流大学应该以一流学科为抓手,大学的基本元素是学科,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强势学科,把学科办出特点,才能把大学办出特色;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一流的理念要先行,中国的大学不仅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应该有世界眼光。在此基础上,脚踏实地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做出大学应有的贡献。

我们学校积极走向世界,在马来西亚建立了一个占地900亩的分校,成为我国第一个在海外建设独立校园的大学。学校已经在今年2月正式开学,目前有1300多名学生在读。我们将全力办好马来西亚分校,把分校建成促进中国与马来西亚及东南亚其他地区教育及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服务“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点,努力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典范。11月3日,在北京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马来西亚联合新闻声明》称,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是两国高等教育合作新的里程碑,将为当地社会培养急需的优秀人才,夯实中马关系的民意基础,深化中马两国友谊。

记  者:培养学生的理想、抱负和情怀的基础是什么?

朱崇实:我们的目标是培育全面发展的人、健全的人,对国家和社会有自觉奉献精神的人。当年陈嘉庚先生捐出所有的家产兴办厦门大学,其背景就是祖国贫弱,受人欺负,他以自身行动倡导爱国精神、家国情怀,提倡培养“伟大人格之人”。我们学校办学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想、抱负和情怀,校歌中“致吾知于无央”“充吾爱于无疆”的歌词,就是引导青年学子要有大爱之心。

青年学生有理想、有追求的基础在于有本事、有本领,特别是要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学校从抓好每一堂课、每个学习环节入手,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帮助他们掌握扎实的理论和专业知识,锻炼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记  者:我在厦门大学校园的林间道路边,看到几名学生在弹钢琴,这为美丽的校园又增添了亮色。您怎样看待校园文化建设?

朱崇实:一所一流大学仅仅有美丽校园还不够,应该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一个美好校园。“好”体现在内涵上,就是和谐、友爱、充满活力的校园,我们积极为学生们提供体育和艺术设施,让他们愉快生活,健康成长。

记  者:在电子阅读风行的情况下,您认为应该如何引导大学生读书?

朱崇实:在学校一有机会,我就提倡学生们多读些纸质书,多读些中外经典类的书。读书不只是系统地读,还要认真地读,坚持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面对知识爆炸和电子读物,一些学生学习采取实用主义,结果知识碎片化、零碎而缺乏系统;一些学生对知识浅尝辄止,只知其一,不想知其二。这些都是读书人最忌讳的。虽然摄取知识的渠道多了,青年学生仍然应该坐得下来,多读几本书。

(2016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董洪亮)

1.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由陈嘉庚先生捐资始办的厦门大学,创办之初就目标明确、特色鲜明,即在开放包容中培养有理想、抱负和情怀的有用人才。

B. 朱崇实认为,厦门大学要有世界眼光,有一流的办学理念才能建设出一流的学科,办好了一流的学科才能建设一流的大学。

C. 培养学生的理想、抱负和情怀的基础是,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宏阔的国际视野,还要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D. 建设一个美好校园,不只在于校园环境优美,更在于其内涵发展,就是要创建一个和谐、友爱、充满活力的美丽校园。

2.作者说“厦门大学经过发展积淀,如今学校特色鲜明”。那么,厦门大学有哪些鲜明特色?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

3.关于读书,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有哪些主张?你是否同意这些看法?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