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谷粱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

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谷粱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若能富而不巫清而不短裁而不俗则深于其道者也故君子之于春秋没身而已矣    (选自《全晋文》)

 

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若能富而不巫/清而不短/裁而不俗/则深于其道者也/故君子之于春秋/没身而已矣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虚词,如“则深于其道者也”中的“则”一般用于句子的开头,其前面要断开;二是文言语句的句式特征,如“其失也巫”“其失也短”“其失也俗”句式一致,其后面需断开。 点睛: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然后再注意常见的句末语气词“者、也、矣、乎、欤”和句首语气词“故、夫、盖、惟”,同时还需注意陈述主语的变化和事件的切分。 参考译文:《左传》文辞华丽而且材料丰富,它的缺点是多叙述鬼神之事;<谷粱传》辞清义通而且含蓄委婉,它的缺点是资料短缺不足;《公羊传》叙事分明并且善于裁断,它的缺点是流于粗疏。如果能够材料丰富但不叙述鬼神之事,辞清义通又避免资料不足,善于裁断却不流于粗疏,那么它对文章之道的探究就是深入的,所以君子对于《春秋》,是要终身学习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上高县学记   苏辙

    古者以学为政,择其乡闾之俊而纳之胶庠,示之以诗书礼乐,揉而熟之,既成使归,更相告语,以及其父子兄弟。故三代之间养老、飨宾、听讼,受成、献馘,无不由学。习其耳目,而和其志气,是以其政不烦,其刑不渎,而民之化也速。然考其行事,非独于学然也,郊社、祖庙、山川、五祀,凡礼乐之事皆所以为政,而教民不犯者也。故其称曰:“政者,君之所以藏身。”盖古之君子正颜色、动容貌、出词气,从容礼乐之间,未尝以力加其民。民观而化之,以不逆其上。其所以藏身之固如此。至于后世不然,废礼而任法,以鞭朴刀锯力胜其下,有一不顺,常以身较之。民于是始悍然不服,而上之人亲受其病,而古之所以藏身之术亡矣。子游为武城宰,以弦歌为政,曰:“吾闻之夫子,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夫使武城之人其君子爱人而不害,其小人易使而不违,则子游之政岂不绰然有余裕哉?

    上高,筠之小邑,介于山林之间,民不知学,而县亦无学以诏民。县令李君怀道始至,思所以导民,乃谋建学宫。县人知其令之将教之也,亦相帅出力以缮其事,不逾年而学以具。奠享有堂,讲劝有位,退习有斋,膳浴有舍,邑人执经而至者教十百人,于是李君之政不苛而民肃,赋役狱讼不诿其府。李君喜学之成而乐民之不犯,知其为学之力也,求记其事,告后以不废。予亦嘉李君之为邑有古之道,其所以得于民者,非复世俗之吏也。故为书其实,且以志上高有学之始。

元丰五年三月二十日眉山苏辙记。                                  

(选自《栾城集》,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习其耳目    习:练习    B. 是以其政不烦        烦:急躁

C. 其刑不渎    渎:轻慢    D. 而县亦无学以诏民    诏:命令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熟之               与嬴不助五国也

B. 而民化也速           吾从而师

C. 谋建学官             君亡赵走燕

D. 亦相帅出力缮其事     还军霸上,待大王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以学为政”就是挑选才智出众的人到学校学习,学成后让他们传授知识给周围的人,从而达到教化的目的。

B. 作者将“古之君子”的治理之风与“后世”的治理之风进行比较,从而强调了“以学为政”的重要意义。

C. 文中列举子游“以弦歌为政”的事例,肯定了子游的做法和成绩,证明了“凡礼乐之事皆所以为政”的观点。

D. 上高县县令李怀道建造学校,体现了“以学为政”的思想,作者为这件事作记,很赞赏他的这种做法。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李君之政不苛而民肃,赋役狱讼不诿其府。

(2)其所以得于民者,非复世俗之吏也。

 

查看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寒冷的味道     黄明山

⑴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⑵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热了。还说有一种厄尔尼诺现象。对此,我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我只感觉到,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现在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

⑶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是的,我仅仅接触过南方的寒冷。说得具体一点,是在过去,是在江汉平原。

⑷树是江汉平原不可多得的景致,树的旁边有湖或者河流。我想起来了,冬天的水面结了厚厚的冰。我们在河上行走。干净的树枝上也结了冰——不,是穿上了漂亮的琼衣,朔风一吹,发出有如碎玉的声响。那是一种不可模拟、不可复制、不可言状的绝响。我在冰上伫足仰望,在体验寒冷的厚度的同时,又领略到了寒冰的高度。

⑸冷!我的一双手冻成了两个肉包子,脚后跟早冻穿了,分别有一个洞,洞里有凝固的血,用棉絮裹着。我总是想奔跑,疼痛便在后面拼命地拽我。糟了,好像是哪根筋断了……我几乎要跌倒下去。

⑹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啊!

⑺冬天也看露天电影。通常要到五里以外的地方去看。那天晚上雪刚刚停下,听说要放《冰山上的来客》,我来不及吃饭就跑了去。上身穿的是棉袄,下身穿的是绒裤,脚上穿的是胶鞋。跑了一路,身上发热。开始,人不觉得冷,渐渐,寒气陡生,看到中间,便招架不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冻得打哆嗦。那真正是饥寒交迫啊。我咬着牙,坚持把电影看完。脚已没有了知觉,就稀里糊涂地往前走。一路上,我是弹跳着回去的。我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脆弱,又一步步变得坚强起来。那天看了“冰山”,对比之下,这点寒冷算什么?

⑻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从这一点说,寒冷似乎有了酒的成份。

⑼最幸福的时刻,是围着树蔸烤就的一堆火,炖着狗獾肉(从雪森林的狗獾洞里猎获的战果),或者鸡子、粉条、霉渣巴、干豆角、大白菜……端着暖手的碗香喷喷地吃着,看那门外的雪轰轰烈烈地下着,这时的寒冷又有了一种隽永的滋味。

⑽而回忆中的寒冷更有着异乎寻常的味道。

⑾现在不同了,风也刮得没有了规律,雪也下得没有了条理。瞧,都立春了,雪不知还在哪里开小差。冬天,失却了原来的寒冷。

⑿可孩子们却一个劲地喊冷。冷从何来?上上下下穿得规规矩矩,裹得严严实实,帽子、围巾、耳套、手套,应有尽有。晚上睡觉,要么铺好电热毯,要么灌上热水袋,条件好的,空调一开,暖气就来。本来寒冷就那么一丁点,还把它拒之门外,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生活。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不知冷,何识暖?如此下去,孩子们生命的潜质何以得到发挥,又何以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风景?

⒀不仅仅是孩子们。

⒁我们已经有了太多的安逸,衣、食、住、行,还有我们的思想。不让汗水流出来,不让寒冷苦心志,把自己装在五彩缤纷的温室里,然后长成一朵朵精美的花朵,我不知道会有什么好结果。

⒂我真担心,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

⒃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

⒄寒冷还会来的。

1.第⑶段中,作者说“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3.从文中概括作者回忆中的“寒冷”有哪些“异乎寻常”的味道。

4.第⑴段作者说“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最后一段又说“寒冷还会来的”,请探究作者这样表达的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在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中,人文科学以人类精神世界及其积淀的精神文化为研究对象,运用意义分析和价值解读方法来研证人类的情感、观念、精神和理念;社会科学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综合文化研究的各种方法,考究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及其诸多表现,探索和发现人类社会及其诸领域的发展规律。人文社会科学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尺,更是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催化剂,以其独到的价值理性的导向功能和工具理性的实效功能,探索指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提炼升华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理念,滋养培育着人类自身的发展方向。

    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人类历史的发展,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近代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工具理性、技术理性至上的观念也相应而生并逐渐膨胀,直至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传统人文精神,稀释了价值理性的全真意义,从而遮蔽了人类的双眼,步入了物质越丰富、精神越匮乏的悖论和怪圈。这种现象提醒我们要重视对新型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的塑造。

    客观而言,大学既是知识的宝库,又是精神的殿堂,它具有追求真理和传承善德的双重使命。大学不仅应成为国家强大的智力资源宝库,而且应成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精神灯塔。追求知识、崇尚科学,无疑是大学的重要使命,但“知识”与“科学”难以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崇高性,无法解决其自身存在的意义问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只有得到大学之“道”的规范和引领,“知识”

和“科学”才能成为人类的福祉。同时,人文情怀是科学精神的不竭动力,唯有接受人文精神的引导,科学精神才能冲破功利主义的藩篱,摆脱唯我主义的束缚。自古以来,那些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所具有的顽强的求真精神、崇高的献身精神、不懈的探索精神和无穷的创造精神,正是源于他们博大的生命情怀、无私的人生态度、高洁的人生志趣和崇高的人生理想。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我国的教育方针,这就意味着大学造就的是德、智、体、美、心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健康发展的人,而不是残缺不全、工具化、碎片化的人。大学教育塑造的人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宽阔的胸襟、远大的目光、丰富的知识、善良的意志和健康的体魄,应该具有强劲的创新创造能力,更应该拥有正确运用这种能力的德性。爱因斯坦曾说:“学者必须德才兼备,与美善为邻。徒有专业知识,只不过像一头训练有素的狗。”爱因斯坦告诫我们要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厚重的人文底蕴、广博的人文情怀和深刻的人文素养,只有这样,才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一个有益于人类的人。

    现代大学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秉承着人类文明的重要传统。基于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我国实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不论在内涵发展还是在外延拓展方面都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支撑,更离不开人文情怀的滋润。

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人文社会科学能够推动人类社会文明的演进,指引人类自身的发展方向,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B. 当今社会,物质越来越丰富,可精神越来越匮乏,这一现象是人类文明演进、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C. 如果大学只重视知识和科学的教育而忽略人文精神的教育,那么培养出来的人,就有可能是一个只有专业知识、没有道德观念的人。

D.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我国的教育方针,但我国的大学教育却只把追求知识、崇尚科学当成重要使命,缺乏对“道”的重视。

2.从内容出发,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    )

A. 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和意义    B. 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作用

C. 现代大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D. 如何实施现代大学教育

3.根据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在选文中对现代大学教育所秉持的主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请一定别忘记诗歌!诗是会飞的,会把你带向神秘、自由和解放的语境,带向语言乌托邦。诗,表达着语言的最高理想和生命的最纯粹区域,其追求与音乐很像。青春应该是读诗的旺季。这时候的你,内心清澈、葱茏、轻盈,没有磬中的世故,杂芜的沉积和理性的禁忌;你的精神体质与诗歌的灵魂是吻合的,美能轻易地诱惑你、俘虏你,你会心甘情愿地跟她走。(节选自王开岭《读书:最美好的生命举止》)

  为什么“青春应该是读诗的旺季”?请结合材料,用自己的语言阐述。

 

查看答案

提取所给材料的主要信息,在横线处写出四个关键词。

氧化应激是由自由基与抗氧化系统失衡而使得机体促氧化能力高于抗氧化能力造成的,与衰老、癌症等密切相关。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其特点是直接或间接的胰岛素分泌或作用不足以及糖类、脂类和蛋白的代谢紊乱。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发现糖尿病与机体内自由基的增多以及抗氧化防御体系功能紊乱有关,无论是胰岛素依赖型还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都存在明显的氧化应激现象。

抗氧化剂可以抑制活性氧物质的产生,减少DNA的氧化损伤,降低脂质过氧化,并改善体内抗氧化防御体系,对氧化应激引起的疾病有显著作用。因此,利用抗氧化剂治疗糖尿病是可行的。随着对氧化应激引起组织损伤内在机制的深入研究,可以指导临床正确使用现有抗氧化剂,并推动研发更有效的抗氧化剂,更好地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