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关于我国传统节日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

下列关于我国传统节日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七桥节”、“女儿节”。七夕节的诗词有宋人秦观的“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B.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等风俗。寒食节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重耳。

C. 端午又称端阳、重午、重五。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D.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于我国传统节日文学常识的掌握。选项B表述错误,寒食节是用来祭奠介之推的。 点睛: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后来因为寒食和清明离的较近,所以人们把寒食和清明合在一起只过清明节。寒食节通常是冬至后第105日。与清明节日期相近。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之前一日。现代24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日。新中国成立后,很多地区把寒食节与清明节等同了起来,在同一天过。唐代诗人卢象这首《寒食》诗,所言即是寒食节的来历“之推绵山焚身”的故事。相传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之推(姓介名推,又称介子推,之为虚词,子为敬称)。当时介之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割股肉供文公充饥。文公复国后,之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之推坚决不出山,抱树而死。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之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茶社高价征联一对,入围上联是:“华灯初上钩如月”,请你为其选定下联(    )

A. 小院新敷雪若诗    B. 茶社常开云似客

C. 小院新敷雪若梅    D. 茶社常开客似云

 

查看答案

下面是湘南中学《映湘南》编辑部的征稿启事的草稿内容,其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映湘南》是我校文学社自办的期刊,它的发展离不开同学们的大力支持。

B. 本学期十月份开始,本刊将增设“真我风采” “热点评说”栏目,欢迎同学们惠赠稿件。

C. 同时,本刊对希望发表文章的同学也会鼎力相助。

D. 欢迎同学们踊跃投稿,希望同学们不要敬谢不敏。

 

查看答案

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三副内容适会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示祝贺。

①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水旧丰神。

②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③常向秋山寻妙句;又驱春色入毫端

④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

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戏剧社【  】文学社【  】摄影小组【  】

A. ⑤③①    B. ①④⑤    C. ②④⑤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代艺术博物馆近日举办名为“风物”的展览,展出了几位画家、摄影师的作品。                                            ,能启发我们发现身边的奇景和诗意。

①因此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可变成艺术主题

②展出的作品大都体现出用细节带出重点的风格特点

③彰显出艺术独具的神奇力量

④作品展示的都是他们在美国南部腹地、新西兰北岛旅行时留下的记录

⑤内容从自然环境、建筑、各类标志,到人物、室内布置,覆盖面很广

⑥而且带有叙事意味,每件作品都像日常世界的一个短篇故事

A. ②⑥⑤④③①    B. ②③①④⑤⑥

C. ④⑥⑤①③②    D. ④⑤②①⑥③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我们对世界的了解是否充分?__                    __因而,不了解世界,或者理解上有错位,就往往会误解我们自身的文化与艺术。

①事实上,我们即使是对西方文化艺术的把握,也有明显的不足

②而中国艺术是否属于“非理性”一路,也大可怀疑

③但我们今天对世界的了解显然还是以西方为中心的

④比如对非洲文化,甚至亚洲文化,往往就不甚熟悉

⑤不要忘记,西方是有非理性主义传统的,并非所有西方艺术都是“理性”的

⑥历史上,中国曾经是了解和包容世界的

A.⑥④③①②⑤ B.①③④②⑤⑥ C.⑥③④①⑤② D.①②⑤⑥④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