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小题。 都下送辛大之鄂 孟浩然 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题。

都下送辛大之鄂

孟浩然

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予亦忘机者,田园在汉阴。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

【注】都下,京城长安。辛大,诗人的朋友。调鼎:烹调食物,比喻担任宰相治理国家,或喻为治理国家的才能。忘机:忘却了追求功名利禄、勾心斗角的心机。式微:衰微、没落。《诗经·邶风》有一篇《式微》写流落在外的亡国之君。

1.颔联“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首联中的“竹林”和颈联中的“田园”有什么内在联系?请简要分析。

 

1.①表达愤愤不平的思想感情。 ②友人辛大具有宰相之才却得不到重用,空有施展远大抱负的心,却不得已而回归故乡,作者为此深感不平。 2.①二者都代指归隐生活,辛大要归隐山林,诗人早晚也要归隐田园。 ②用自己的“田园”照应友人的“竹林”,勉励友人归隐家乡,(2)说明诗人和辛大有着共同的遭遇,都是官场上的失意者,回归故乡是他们共同的归宿。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可根据诗歌标题“都下送辛大之鄂”判断出与友人及友情相关;由注释2“调鼎:烹调食物,比喻担任宰相治理国家,或喻为治理国家的才能”可知,诗人对友人空有一身才华却得不到重用的愤愤不平。答题时,要结合着关键词分析作答。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结合着诗歌内容及主旨分析作答。根据诗歌写作背景及诗歌注释可知,作者的友人要归隐竹林,也就是要隐居山林生活,其原因是在政治上失意,得不到朝廷重用,,政治抱负无法施展;而作者的“田园”其实跟友人一样,都是要过隐居生活,与友人的“竹林”相照应,以勉励友人的归隐;从情感上,二者皆因有共同的遭遇,因此“田园”“竹林”都代表作他们要回归故乡。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欲因之梦吴越,_________________ 。湖月照我影,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查看答案

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查看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_______________,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查看答案

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查看答案

薄雾浓云愁永昼,____________。佳节又重阳,______________,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