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我呵气,熔化一角的冰凌,透过湿润的玻璃...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我呵气,熔化一角的冰凌,透过湿润的玻璃遥望那种辽阔的白——我知道,看似无痕的雪地上其实有着细碎的纹饰。

B. 他们把那些硬片放在铁臼里捣碎研细,筛成细末应用。细末里不免掺合着铁臼上磨下来的铁屑,他们利用吸铁石除掉它。

C. 先用金钢砂石水磨,再用磨刀石水磨,最后用椴木炭水磨,椴木木质匀净,用它来水磨,成品的表面不起丝毫纹路,越磨越显得鲜明光滑。

D. 我必须承认,倘不是你乘我不备的时候偷听去了我的真情的表白,我一定会更加矜持一点的;所以原谅我吧,是黑夜泄漏了我心底的秘密,不要把我的允诺看作无耻的轻狂。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形。A项融化,B项掺和,C项金刚砂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jié)    (piāo)掠    (gě)舰     期功qiǎng)近

B. (yín)    (jiàn)别    会(yù)     外强中(gān)

C. (zhà)栏    门(fēi)     棨戟(qǐjǐ)   谨(gēn)一绝

D. (xì )    险(xìn)     会稽(kuàijī) 流觞水(q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请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谁要觉得你眼前这点儿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适合远方,能走多远走多远。

    对此,你有何联想或看法?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三)古诗文默写。

1.余音袅袅,不绝如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

5.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查看答案

(二)古诗文阅读,请完成下面小题。

度浮桥①至南台

陆游

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

九轨②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

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注】 ①浮桥:今福州市闽江旧大桥,宋时是由船只连成的浮桥。②九轨:轨,指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九轨”意指浮桥桥面宽广。

1.这首诗的第二联联运用了衬托和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浮桥______的特点。

2.这首诗的第三联和尾联表达的感情不同,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节选自韩愈《师说》)

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名号显矣,德行矣。

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能为魁土名人者,未尝有也。

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传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之,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劝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君子不齿            不齿:不屑一提

B. 圣人无师          常:经常

C. 德行矣            彰:表彰

D. 学在于尊师        疾:努力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夫庸知其年先后生于吾乎      未尝有也

B. 耻学于师                    不疾学能为魁土名人者

C. 耻师焉                      若此名号显矣

D. 皆出于此乎                  吾未知不为圣人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师说》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吕氏春秋·劝学》也提倡尊师就不计较他的贵贱贫富。

B. 韩愈不顾流俗,直指师道不复的时弊,作有《师说》,振兴儒学,充满了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C. 《师说》以圣人孔子的实践为例,正面论述了正确的择师观。在从师而学方面,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官职名称的由来,向郯子请教过有关礼的知识。

D. 《吕氏春秋·劝学》提出“圣人生于疾学”,这无疑是对圣人“生而知之”的否定,也给唐代韩愈作《师说》以借鉴作用。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