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栖息地...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大自然也是人类的疗养院,蕴藏着治疗疾病的秘方。

要求:①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②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抄袭套作。

 

人生之海 夕阳渐渐沉了下去,海面恢复了平静,一段人生就此谢幕,我心释然。 姥姥走了,永远地,悄无声息地,如同一颗星陨落在海的尽头。它激起的浪花使我的心无法安宁。我的心病了,它在黑暗中生出了恐惧,无药可治。 忽有一天,脑海中涌现出一个念头,且十分强烈——我想去看看海。 于是我赤脚踏上了温暖的沙滩,来到了海边。 清晨的海是那么平静,如一位不闻世事的隐者。它安静的流淌着,玻璃般纯净的海水映着蓝,不时激起的温柔的浪花如一簇簇盛开的百合冲洗着我的脚踝。浅浅的海滩上,几只小蟹悠闲地爬动着,时而停下歇歇,竟也十分可爱。 踏着礁石来到远处,那里泛起的波澜忽起忽落,似是每每要缓缓后退,待激起足够的力量才能往前涌一步。阳光还被蒙在云里,海面也因此有些暗,却也多了些和谐。海风不知为何十分温暖,如棉花扑在人脸上,像要抚慰你。 太阳跳到了西侧,大了些,圆了些,又红了些,以至于整片海都被它染上了色。 伴着涨潮的劲儿,海中开始喧闹。 海面镀上一层朱色,随着上下翻滚的波涛抖动着。被抑制在海底的黑色魅影蠢蠢欲动,不时冲破海面,溅起一阵高浪,闪着晶莹,展示着它浩大的力量。整片海洋仿佛是进行着一场百万人的战斗,又如一场盛大的音乐会。浪头在碰撞着,雪白的躯体瞬间粉身碎骨;海风在怒喊着,像是吹响着雄浑的号角;海水在交融着,它们相互冲挤、旋转、压缩,忍着痛释放着力量。 那海水红得深,比寒冬里那傲立枝头的红梅还艳十倍;那水淌得急,胜似草原上卸下马鞍纵情驰骋的骏马;那焦躁的黑暗中,更是像有庞大的鱼群四处乱窜,厚重的海水涌动着,发出轰雷般的声响。 潮与汐,暗与明,静与动,渺远与浩大,生命与死亡,在这片海中融合着,撕扯着,演奏着一曲乐章,雄壮而又激烈。 一切终归平静,当夜晚来临,大海也累了,像个老者,借着海风叹息。 我读着这从天边滚滚而来的蓝色文字,读不全却看懂了一小部分。是的,人生如海,平静后总会迎来一场壮烈的,不留遗憾的爆发,展示着生命。之后便在夜晚带着白日的梦大步登上天际吧。 不知何时,我心已归于平静。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共两句话,旨在引导考生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一句“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栖息地”指出大自然孕育着人类,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存的家园。虽然天地之间“人为贵”,但人类不能总想凌驾于自然之上,主宰自然界。如果人类对自然界不择手段的索取和肆无忌惮的破坏,那么人类将会受到自然惩罚。因此,心中没有自然的人是贫瘠的,我们要爱护自然、善待自然、感恩自然、敬畏自然……第二句“大自然也是人类的疗养院,蕴藏着治疗疾病的秘方”。大自然有清心寡欲的功效,以其清明、深邃和纯洁涤荡着繁华世界人们浮躁的心灵。大自然以其多变的姿态、广博的胸怀和无言的深沉治疗人类肉体上的野心和灵魂上的疾病,诸如狂妄自大、互相怨恨、勾心斗角以及不必要的烦恼和各式各样道德上的不调和。材料的两句话要求考生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思考,人类心中要永存一份对自然的敬畏,从大自然寻找治愈疾病的药方。能交待“疾病”的具体表现(如:狂妄自大、互相怨恨、勾心斗角以及不必要的烦恼等),能写出自己在自然中如何治愈“疾病”(精神上的疗养),并且最后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感恩、敬畏等)则视为立意深刻;没有交代清楚“疾病”的内涵(或只交待了生理上的疾病),但写出了自然对我的疗养、熏陶(并能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恰当的描写,视为立意准确;大而化之,空洞,人与自然割裂,单纯欣赏自然,未说明人与自然关系的则视为不合格。当然,记叙文题材宽泛、构思方法繁复多变,具体情况需要各位阅读卷老师认真阅读、仔细甄别,要勇判高分,敢打低分,坚决杜绝保险分。尤其是行文构思、语言风格等某一方面有鲜明特点的作文可以判为一类卷。 点睛:高考记叙文写作的四大要领 要领一.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记叙文是用来做什么的? 记叙文的本质特点是故事性,记叙文是用来讲故事的。好的的记叙文正如好的电视剧,情节精彩,故事性强,悬念重重,能引人入胜。有了故事性,才有了记叙文的本质。 故事精彩,记叙文才能吸引人,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抓住了故事性的记叙文,即便文笔一般,文章也差不到哪里去。通常情况下,学生写的记叙文不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故事的框架、选材和情节没有构造好,文章显得平庸乏味。学生写记叙文要从故事性入手,有故事则有内容,有内容才有精彩。高考记叙文写作,成败的关键皆由故事性决定。 优秀的记叙文,往往构思精致巧妙,情节引人入胜,高明的作者都在故事情节的完整及构思的巧妙方面下功夫。记叙文要完整生动地叙述故事,名家名作无不是寓巧妙的情节构思于完整的故事之中。故事的情节是要靠矛盾的发展去推动的,因而情节的发展要有自然性、合理性和完整性。如果片面求新而破坏了故事的完整性,就会得不偿失。 要领二.塑一个鲜活的人物 写记叙文离不开写人。写人千万不能写成纸人,站立不起来,鲜活不起来。写人要把人物写鲜活起来,要写得有血有肉,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要让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鲜活起来,除了对人物与事件进行叙述以外,还必须进行细致深入的描写。描写人物常用的方法是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等等。 要领三.作一番生动的描写 记叙文中的描写,包括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等等。 人物的肖像描写,主要指描写人的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方面。肖像刻画要以形写神,形神俱似,不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形神兼备的肖像描写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表现出人物的时代特征;结合情节的发展,还能显示人物的命运。 人物的语言描写要做到立片言而尽显人物精神。人物语言包括独白和对话两种。独白指人物的自言自语,对话是两个人或多个人之间的相互交谈。历来优秀作家都十分重视人物语言的描写,常说的“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既是对作家塑造生动人物形象的高明技法的赞誉,也是语言描写的功能和作用的体现。 人物的动作描写要做到在举手投足之间见到人物的真性情。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则要做到洞幽烛微,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窥视人物的心灵世界,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 景物描写要突出景物的神韵,必须抓住景物的层次和主要特征有序描写。场面描写要突出场面的特点,要把人物置于场面之中。 不管是人物描写、景物描写,还是场面描写,都必须注意细节描写,就是对故事情节中那些极富个性特点的细枝末节方面进行描写。细节虽小,却往往通过作品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优秀的文学作品,甚至一篇不太成功的作文,常常因其某一独特而极具个性的细节描写,而令我们过目不忘。 写人记事绘景,可正面描摹,以见真形;也可侧面烘托,以显神韵。正面描摹,即对作文中要写的人物、事件、环境等进行正面而直接的、具体、生动、形象的刻画。侧面烘托,则是借他人他物或环境,以衬托此人此物此景而显出精神的一种方法。这样,写事件则场面活现,写人物则栩栩如生。 要领四.抒一段动人的情感 抒情,简单地说,就是用真挚的语言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在记叙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对所记叙的人和事抒发感情,可以让平白的叙事锦上添花,引起读者的共鸣。抒情的文字有时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作者凭借所描述的人、事、景、物来传情达意,即间接抒情,常见的间接抒情方法有叙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三种。抒情文字有时在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也就是直抒胸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槐花

阿  来

突然袭来一股浓烈的花香。

谢拉班在梦醒时突然感到过分的宁静,还闻到了稠重浓烈的花香。是槐花的香气。他关了灯,仰躺在床上。岗亭的顶尖就成了一只幽深的倒悬的杯子,里面斟满往事的气味

花香又一次袭来。谢拉班掀开楼顶口的盖板,下了楼梯。转过身子时,他发现了墙外河边的槐树。树和他就只隔着一条马路一扇铁栅门。目力所及,凡是被灰蒙蒙的灯光映射的地方都有巨大的寂静存在。而那些灯光照射不到的树林里、田野里、村庄里的夜晚似乎充满了声音,野兽走动,禽鸟梦呓,草木生长,夜风吹动……妻子死了,当派出所长的儿子看他孤独,为他办了农转非手续。这个以前远近闻名的猎手成了车场的守夜人。

警车尖利的叫声划破了寂静。

儿子他们又抓住小偷或者什么别的坏人了吗?谢拉班为那个小家伙担心了,虽然他知道小家伙不在城里。他曾听儿子说过:“叫小家伙不要再遇见我,他干的事够他蹲两年监狱。”躺在床上,闭上眼睛,那小家伙向他走来。那眉眼,那暴突的门牙都给人一种稚气的感觉。小家伙稚气未脱却故作老成,用一种突然有了钱,见了一点世界的大大咧咧的口气跟他说话:“嗨,老头……”谢拉班却偏偏对这么一个不懂礼貌的小家伙怀着父亲般的慈爱。他用哄孩子一样的声音说:“把车停好,停好。”停好车了,他又叮嘱他收好东西,关上车窗,上锁。每次都是等小家伙走远了,谢拉班才突然意识到:天哪,家乡话!老头已经很久不说家乡话了。除了家乡话,他只能讲几句和守车有关的不连贯的汉语。所以几乎失去了说话的机会。

他刚进城时不住在这里,跟儿子和媳妇住在一起。儿媳妇是汉语,戴着眼镜,说话轻声细语。谢拉班尤其喜欢她那口整齐洁白的牙齿。媳妇给了他一间专门的房子。床低矮柔软。墙上挂着他舍不得卖掉的火枪,一对鹿角、几颗野猪獠牙和几片野鸡翎子。窗下有一张躺椅,上面铺着熊皮。媳妇经常让同事和上司来参观,这个老猎手的房间引起了他们的赞叹。谢拉班终于渐渐明白,那赞叹不是冲他来的,而是冲着媳妇,赞叹她对一个形貌古怪的藏族公公的孝敬而发的。最终的结果是她成了妇联的领导。那天家里摆了酒,还有好多的菜。吃完,媳妇用牙签拨弄牙缝,拨断了几根签子也没弄出点什么。她大张开嘴唇,这时,全部上牙就掉了下来。媳妇可爱的牙齿是假的!谢拉班对儿子说:“我受不了了。”

“为什么?”“你老婆是假的,牙齿。是你打掉的吗?”儿子摇头。媳妇问丈夫:“你们说什么,你们用汉话谈吧。”“父亲不会。”“慢慢学嘛。”说完,她就端起那个装假牙的杯子进了另一间房子。谢拉班突然高声说:“我要回家!”于是他就成为车场的守夜人了。

刚守夜的时候还没有这个专门的停车场。原先的车都停在一个僻静的十字街口。守夜人住在一幢六层楼房下平时不用的安全门洞里,门洞很小,刚好能放下一架床、一只火炉和他宽大的身子。后来,他把儿子为他架的床拆了,在地上铺上那张熊皮,听着火炉里的噼啪声和那好闻的松脂香气,在熊皮上安然入眠。

小家伙每次都给他捎来东西:一捆引火的干树枝,点燃后熏除蚊虫和秽气的新鲜柏枝,糖果,甘蔗,鼻烟,甚至还带来过一摞连环画和一把玩具手枪。然后就和他告别,上街吃饭,打下点小注的台球。有一次,小家伙从车上抱出来大把洁白芬芳的槐花,他把槐花扔在熊皮上,小屋里立即充满了槐花的香气。他又从车上取下一小袋麦面,说:“做个馍馍吧,家乡的槐花馍馍吧。”谢拉班生火,烧水,和面,在面粉中掺进细碎的槐花瓣子。馍馍熟了。馍馍上纹路开阔,眉开眼笑,香气四溢。小屋里缭绕着甘甜的槐花香气。

现在。在这个槐花初放、香气浓郁的夜半,谢拉班躺在床上,他好像又看到说家乡话的小家伙从车上下来时摹仿那些最老成的司机的姿态,听见他喊:“老头,嗨!”

组成这个城市的建筑正从模糊的、似梦非梦的灯光下解脱出来,谢拉班就从床上起来。那天他花了很长时间把一些废钢条绑成了一架梯子,把梯子扛到槐树下,采摘了许多芬芳洁白的槐花。

(1)谢拉班为什么“偏偏对这么一个不懂礼貌的小家伙怀着父亲般的慈爱”?(2)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岗亭的顶尖就成了一只幽深的倒悬的杯子,里面斟满往事的气味。

馍馍上纹路开阔,眉开眼笑,香气四溢。(3)小说中有关槐花花香的描写是怎样推动情节发展的?

(4)文中插叙占了大量篇幅,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样的效果?试作探究。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这是座旧式的公寓大楼,房间的间量很大,向阳而明亮,走道又宽又黑。楼外是个

很大的院子,院门口有间小门房。门房里也住了一户,户主是个裁缝。裁缝为人老实;裁缝的老婆却是个精力充裕、走家串户、爱好说长道短的女人,最喜欢刺探别人家里的私事和隐私。这大楼里家家的夫妻关系、姑嫂纠纷、做事勤懒、工资多少,她都一清二楚。凡她没弄清楚的事情,就要千方百计地打听到;这种求知欲能使愚顽成才。她这方面的本领更是超乎常人,甭说察言观色,能窥见人们藏在心里的念头;单靠嗅觉,就能知道谁家常吃肉,由此推算出这家收入状况。不知为什么,六十年代以来,处处居民住地,都有这样一类人被吸收为“街道积极分子”。使得他们对别人的干涉欲望合法化,能力和兴趣也得到发挥。看来,造物者真的不会荒废每一个人才的。

尽管裁缝老婆能耐,她却无法获知这对天天从眼前走来走去的极不相称的怪夫妻结合的缘由。这使她很苦恼。好象她的才干遇到了有力的挑战。但她凭着经验,苦苦琢磨,终于想出一条最能说服人的道理:夫妻俩中,必定一方有某种生理缺陷。否则谁也不会找一个比自己身高逆差一头的对象。她的根据很可靠:这对夫妻结婚三年还没有孩子呢!于是团结大楼的人都相信裁缝老婆这一聪明的判断。

事实向来不给任何人留情面,它打败了裁缝老婆!高女人怀孕了。人们的眼睛不断地瞥向高女人渐渐凸出来的肚子。这肚子由于离地面较高而十分明显。不管人们惊奇也好,置疑也好,困惑也好,高女人的孩子呱呱堕地了。每逢大太阳或下雨天气,两口子出门,高女抱着孩子,打伞的事就落到矮男人身上。人们看他迈着滚圆的小腿、半举着伞儿、紧紧跟在后面滑稽的样子,对他俩居然成为夫妻,居然这样形影不离,好奇心仍然不减当初。各种听起来有理的说法依旧都有,但从这对夫妻身上却得不到印证。这些说法就象没处着落的鸟儿,啪啪地满天飞。裁缝老婆说:“这两人准有见不得人的事。要不他们怎么不肯接近别人?

身上有脓早晚得冒出来,走着瞧吧!”果然一天晚上,裁缝老婆听见了高女人家里发出打碎东西的声音。她赶忙以收大院扫地费为借口,去敲高女人家的门。她料定长久潜藏在这对夫妻间的隐患终于爆发了,她要亲眼看见这对夫妻怎样反目,捕捉到最生动的细节。门开了,高女人笑吟吟迎上来,矮丈夫在屋里也是笑容满面,地上一只打得粉碎的碟子——裁缝老婆只看到这些。她匆匆收了扫地费出来后,半天也想不明白这夫妻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打碎碟子,没有吵架,反而象什么开心事一般快活。怪事!

1.作者为什么说“造物者真的不会荒废每一个人才的”。

2.文章划线句子“这些说法就象没处着落的鸟儿,啪啪地满天飞”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3.这段小说体现了冯骥才怎样的语言特点。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夜深忽梦少年事,___________________

(3)绿云扰扰,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

(5)___________________,四弦一声如裂帛。

(6)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肇锡余以嘉名。

(8)_________________,小弦切切如私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水 龙 吟

晁端礼①

倦游京洛风尘,夜来病酒无人问。九衢②雪少,千门月淡,元宵灯近。香散梅梢,冻消池面,一番春信。记南楼醉里,西城宴阕,都不管、人春困。

屈指流年未几,早人惊、潘郎双鬓。当时体态,如今情绪,多应瘦损。马上墙头,纵教瞥见,也难相认。凭阑干,但有盈盈泪眼,把罗襟揾。

【注】①晁端礼:北宋词人。因得罪上司,废徙达30年之久。②九衢:指御街。

(1)简析上阕“九衢”以下六句的写景特色。

(2)请分析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孔坦字君平,少方直,有雅望,通左氏传,解属文。元帝为晋王,以坦为世子文学。东宫建,补太子舍人,迁尚书郎。

咸和初,迁尚书左丞,深为台中之所敬惮。寻属苏峻反,坦与司徒司马陶回白王导曰:“及峻未至,宜急断阜陵之界,守江西当利诸口,彼少我众,一战决矣。若峻未至,可往逼其城。今不先往,峻必先至。先人有夺人之功,时不可失。”导然之。庾亮以为峻脱径来,是袭朝廷虚也,故计不行。峻遂破姑熟,取盐米,亮方悔之。坦谓人曰:“观峻之势,必破台城。自非战士,不须戎服。”既而台城陷,戎服者多死,白衣者无他,时人称其先见。及峻挟天子幸石头,坦奔陶侃,侃引为长史。时侃等夜筑白石垒,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咸惧来攻。坦曰:“不然。若峻攻垒,必须东北风急,令我水军不得往救。今天清静,贼必不动,决遣军出江乘,掠京口以东矣。”果如所筹。时郗鉴镇京口,侃等各以兵会。既至,坦议以为本不应须召郗公,遂使东门无限。今宜遣还,虽晚,犹胜不也。侃等犹疑,坦固争甚切,始令鉴还据京口,遣郭默屯大业,又令骁将李闳、曹统、周光与默并力,贼遂势分,卒如坦计。

及峻平,以坦为吴郡太守。自陈吴多贤豪,而坦年少,未宜临之。王导、庾亮并欲用坦为丹杨尹。时乱离之后,百姓凋弊,坦固辞之。导等犹未之许。坦慨然曰:“昔肃祖临崩,诸君亲据御床,共奉遗诏。孔坦疏贱,不在顾命之限。既有艰难,则以微臣为先。今由俎上肉,任人脍截耳!”乃拂衣而去。导等亦止。于是迁吴兴内史,封晋陵男,加建威将军。以岁饥,运家米以振穷乏,百姓赖之。

坦在职数年,迁侍中。及帝既加元服,犹委政王导,坦每发愤,以国事为己忧,尝从容言于帝曰:“陛下春秋以长,圣敬日跻,宜博纳朝臣,咨诹善道。”由是忤导,出为廷尉,怏怏不悦,以疾去职。

疾笃,庾冰省之,乃流涕。坦慨然曰:“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宁家之术,乃作儿女子相问邪!”冰深谢焉。俄卒,时年五十一。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四十八》)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庾亮以为峻脱径来          脱:失去

B. 遂使东门无限             限:险阻

C. 遣郭默屯大业             屯:驻守

D. 陛下春秋以长             春秋:年龄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坦少年时就端方正直,有美好的名声,精通《左传》,会写文章。

B. 与苏峻作战的过程中,孔坦通过观察天象而料敌动向,并分析敌情作出正确筹划。

C. 平定苏峻后,孔坦慷慨陈词,讲述自己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最终当上了丹杨尹。

D. 孔坦认为皇帝不应只委政王导,而应广泛听取臣下的意见,从而违逆了王导。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观峻之势,必破台城。自非战士,不须戎服。

⑵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⑶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

4.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孔坦任职时有哪些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