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任选其一完成作文。 (1)请以“假如我有一项特异功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

任选其一完成作文。

(1)请以“假如我有一项特异功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2)请以“成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成长 成长,一个多么吸引人的字眼。为即将成长为自由“小鸟”的我,感到兴奋;为即将成为美丽“孔雀”的我感到庆幸;为即将成长为工作族的“啄木鸟”的我感到高兴……但在这漫长的成长历程中,我成长的背篓里也装满了沉甸甸的烦恼事。 九岁那年,我正在上二年级。一次,放学回家后,妈妈拉着我的小手对我说:“你也上二年级了,妈妈帮你报了美术班,从这个星期日开始学。”我感到惊讶,问:“妈妈,你让我去学画画吗?”“恩!”妈妈很肯定地点点头。“可我……我不想……”我还没说出“不想学”三个字,妈妈就已经开口了:“那就说定了,你可要好好学!”这时,我的眼睛久久注视着妈妈,“你可要好好学”对于一个年纪青青调皮贪玩的我来说,我根本接受不了。 每一天,太阳都辉煌的升起,又绚丽地落下,可每一天我的心情都是那么的低落,那么的沉重,甚至时常会有这样一个想法浮在脑中——我讨厌成长,我害怕成长,我不再希望成长,成长,给我带来了烦恼。就这样,在苦熬中,两年过去了。在漫长的暑假里,我几乎每一天都在与画笔接触;每一日都在与画纸对视(一个星期到老师家学四天美术)。暑假里的一天,美术老师对我说:“你要更加努力地学美术,再过两三个星期,我让你去瑞安比赛。”我情不甘,意不愿地答应了老师。回家后,妈妈也再三叮嘱我要好好学,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几个星期后,比赛结果出来了,压力再次降临到我的身上,我没比上。双休日 ,美术老师对我责骂了一番,我低着头,任凭老师骂……回到家,妈妈也拉着我,说:“你到底有没有认真学,你在学些什么,都学两年了,怎么……真是气死我了!“我仍是低着头,大滴大滴的泪水不住的流着,当时妈妈对我说的话我几乎都没听进去。我心里只是这样想着——我的成长很烦恼。 从那以后,我对成长的叛逆心理更强了。每当我坐在书桌前练画时,看着窗外的邻居孩子在玩耍,我的心在流泪——成长没有自由,成长全是烦恼。一天天过去了,我的画技越来越好,时常受到老师的夸奖。“功夫不负苦心人”我取得了美术上的成绩,证书也“堆积如山”。同学们用羡慕的眼光投向我,老师们用赞许的目光射向我……虽然这是一段烦恼的成长经历,但我也在这成长的烦恼中得到了快乐! 成长中的烦恼,最终成了我的快乐事;成长中的烦恼,最终成了我的精彩事;成长中的烦恼,最终给我带来了荣耀。成长,烦恼中的快乐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命题作文,审题非常关键,拿到作文题目,要解决三方面问题:①确定文章体裁;②划定取材范围;③掌握写作重点。注意选择其中一个题目,结合所选题目立意。注意字数和文体的要求。 点睛: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则不能越“雷池”半步。没有限制的内容,题目上没写,需要自己去想。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以题目为载体,向深层次挖掘,使自己的作文有深度,这也是得高分的重要一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谈  哭

周汝昌

语云:人是感情的动物。这个动物,不但会笑,而且还会哭。哭,是伤感、悲痛的“表现”,总不会是很愉快的事吧,所以没多少人愿意提哭讲哭,虽非“忌讳”,也有“顾虑”。但说也奇怪,人在高兴到达极度的时际,却会流下“欢喜的眼泪”。而且科学家说了,哭对健康也有益呢!

看来,哭并非“全方位”的不吉祥。

据研究,有声为哭,无声为泣。此分别而言之也。我这拙文,当然是统讲哭泣,不但不把无声的摒诸讲外,还恐怕讲得更多一些。

人一生下,就先哭——只会有声之哭,不会无声之泣。其声若何?曰“呱呱(gū)而啼”。

呱呱,好极了,不信时,你“描写”初落草的婴儿的哭声,你另换两个字来试试看,你若能想出更好的来,算你了不起。

莫轻看小婴孩,哭声也有不同,那“丹田底气”有足有不足,那气足膛亮的小家伙,其哭也不但“呱呱”,而且“喤喤”。

不拘呱呱还是喤喤,婴儿的哭是尽情的,没有“克制”、“收敛”、“内蕴”的功夫,换言之,那都是“放声大哭”,痛快淋漓。

等到他(她)长大成人了,可就不同得很,绝不能一哭就“放声”。这儿若“分析”其原因,那就很复杂了,中国人的感情,不是那么轻易地表达尽致的,他们懂得含蓄和分寸,这与文化教养都有关系。妇女更绝少是放声而哭的,在我印象中,写女流之放声,而能使人感动的,只有曹雪芹写凤姐之痛哭,那寥寥数语,真是令我如见如闻,动心触魄,恐怕很难再寻如此精彩的笔墨了——

“……凤姐缓缓走入会芳园中登仙阁灵前,一见了棺材,那眼泪恰似断线之珠,滚将下来。院中许多小厮垂手伺候烧纸。凤姐吩咐得一声‘供茶烧纸’,只听一棒锣鸣,诸乐齐奏,——早有人端过一张大圈椅来,放在灵前,凤姐坐了,放声大哭!

于是里外男女上下,见凤姐出声,都忙忙接声嚎哭。

你看这等文字,凡有至性真情之人,都会为之酸鼻。

雪芹笔下,不仅仅是写出了旧时大族丧事的势派,也写出了妇女出声放声而哭,是非同轻易的。因此全家众人接声哭时,他又用了一个“嚎哭”。

咱们语文中,本有一个“号”字,“号哭”也是联词,与嚎哭读音全同(号,阳平声,不是去声了),但“嚎”似乎比“号”更加强烈。怎么叫“号”,古云:有泪无声曰泣,有声无泪曰号。号是干哭,是哭得泪尽的悲痛至极的情形。鲁迅先生的小说中就写一个畸士,因亲亡而干号,那写得真动人。号与嚎的区别,又何在呢?也许有时是表示真哭假哭吧?大约有声而无悲,就成嚎了。但由此又想起,还有一个“嚎啕”,这哭词所表达的就不像是假悲,而是真痛。我总觉得,嚎啕大哭,是有声有泪的真哭,不同于有声无痛的干嚎。在旧丧礼中,家下有专门陪哭的人,只是出声而已,哭得很响,但无悲戚之音,故曰“号丧”——于是俗常骂人,管那被骂之哭就叫“号丧”,不过说这话时,必须“号”字重读,而“丧”是轻读。如依我的体会,则写为“嚎丧”才更对。

能够真正嚎啕大哭的人,除了感情的奔放,还得是个性格豪迈之人,那才哭得到嚎啕的境界,因为有人是办不到的,他没有那奔放豪迈的声容气势,只会吞声咽气,憋憋堵堵,

——连个痛哭也使不出来。

吞声而哭,古语有个“饮泣”,似乎相近,犹如俗话“眼泪往肚里流”。至于咽声,那就是哽咽、呜咽所形容的了,口语则曰“抽抽噎噎(yī)”。比如唐代名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有人读成了“箫声咽”,闻者大笑。

呜咽,似乎还可听到“较多”的声音;哽咽则声更哭不出,古人在临别时,说不出话来,只是二人相对“执手哽咽”。其情实在可伤。“抽抽噎噎”,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用过,可惜被高鹗等俗士妄改为“抽抽嗒嗒”了,那神情气味便立刻不与原来的相同了。

连哽咽也够不上的,则有歔欷,有酸鼻,有泫然,有“眼圈一红”。这些,自然因人因境而异。

泫然是眼眶湿润了,或者泪已含浮,只未外溢。但泪一多,便要夺眶而出,所以我们又另有一个“(shān)然泪下”,写泪溢之意。

写哭不必出“哭”字而只说泪的事,这例子便多了。常见的是“泪如雨下”——将泪比雨,早在《诗经》里就有“涕泣如雨”了。(yù)雪霏霏,“雨”就是动词,故又有“雨泣”的写法,在此连带可悟,“泣”也是名词,如太史公写楚霸王的末路时,便“泣数行下”。

泪本是往下流的,然而也不尽然,诗词中常说泪之“阑干”,据古义,阑干是纵横交叉之义,所以真有形容老人的哭是“老泪纵横”。至于“泪流满面”、“满脸泪痕”,那倒显得不新奇了。

泣、泪、涕、泗,有时可以连用或互代。流涕,就是流泪。“破涕为笑”,此语正可细味深参。但还有“雪涕”之说。

直流泪,则有挥泪,掩泪,技泪,拭泪,坠泪,陨泪,落泪。

涕泪之形容,有“涟涟”,有“如断线之珠”,有“涴面”,有“沾衣”,有“沾襟”。

哭也叫啼,这倒有点儿稀奇。常听说鸟啼,猿啼,却不知人也会啼!说书唱戏,提到女流,更是喜用“啼哭”二字。男子,英雄好汉,如关云长、鲁智深,恐怕不会是啼吧?因此我疑心这“啼”有曲折宛转、带有某种声调(腔儿)的哭,不知是否?

哭是人生一大“感情活动”,一生从未哭过的人怕是没有。悲欢离合,顺逆穷通,可歌可泣的事正多,谁能免此?我们中华先民古哲,对哭的体会不浅,方有这么多词语来表达——而我之所知所述,也不过习见的一小部分罢了。

1.文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 呱呱(gū)而啼

B. 抽抽噎噎(yī)

C. (shān)然泪下

D. (yù)雪霏霏

2.阅读文本,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引用的《红楼梦》选段中说“里外男女上下”“都忙忙接声嚎哭”,作者周汝昌更倾向于使用“嚎哭”还是“号哭”,请结合文本简述理由。

(2)链接材料:“……我这个样儿,只妆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不可认真。”此时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厉害。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红楼梦》第三十四回)

周汝昌先生认为:“‘抽抽噎噎’,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用过,可惜被高鹗等俗士妄改为‘抽抽嗒嗒’了,那神情气味便立刻不与原来的相同了。” 结合本文及链接材料,分析周汝昌先生这样说的理由

 

查看答案

材料二: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宝钗道:“菊花倒也合景,只是前人太多了。”湘云道:“我也是如此想着,恐怕落套。”宝钗想了一想,说道:“有了,如今以菊花为宾,以人为主,竟拟出几个题目来,都是两个字:一个虚字,一个实字,实字便用‘菊’字,虚字就用通用门的。如此又是咏菊,又是赋事,前人也没作过,也不能落套。赋景咏物两关着,又新鲜,又大方。”

湘云笑道:“这却很好。只是不知用何等虚字才好。你先想一个我听听。”宝钗想了一想,笑道:“《菊梦》就好。”湘云笑道:“果然好。我也有一个,《菊影》可使得?”宝钗道:“也罢了。只是也有人作过,若题目多,这个也算的上。我又有了一个。”湘云道:“快说出来。”宝钗道:“《问菊》如何?”湘云拍案叫妙,因接说道:“我也有了,《访菊》如何?”宝钗也赞有趣,因说道:“越性拟出十个来,写上再来。”说着,二人研墨蘸笔,湘云便写,宝钗便念,一时凑了十个。湘云看了一遍,又笑道:“十个还不成幅,越性凑成十二个便全了,也如人家的字画册页一样。”

宝钗听说,又想了两个,一共凑成十二。又说道:“既这样,越性编出他个次序先后来。”湘云道:“如此更妙,竟弄成个菊谱了。”宝钗道:“起首是《忆菊》;忆之不得,故访,第二是《访菊》;访之既得,便种,第三是《种菊》;种既盛开,故相对而赏,第四是《对菊》;相对而兴有余,故折来供瓶为玩,第五是《供菊》;既供而不吟,亦觉菊无彩色,第六便是《咏菊》;既入词章,不可不供笔墨,第七便是《画菊》;既为菊如是碌碌,究竟不知菊有何妙处,不禁有所问,第八便是《问菊》;菊如解语,使人狂喜不禁,第九便是《簪菊》;如此人事虽尽,犹有菊之可咏者,《菊影》《菊梦》二首续在第十第十一;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题之盛。这便是三秋的妙景妙事都有了。”

……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宝钗也走过来,另拿了一只杯来,也饮了一口,便蘸笔至墙上把头一个《忆菊》勾了,底下又赘了一个“蘅”字。宝玉忙道:“好姐姐,第二个我已经有了四句了,你让我作罢。”宝钗笑道:“我好容易有了一首,你就忙的这样。”黛玉也不说话,接过笔来把第八个《问菊》勾了,接着把第十一个《菊梦》也勾了,也赘一个“潇”字。宝玉也拿起笔来,将第二个《访菊》也勾了,也赘上一个“绛”字。探春走来看看道:“竟没有人作《簪菊》,让我作这《簪菊》。”又指看宝玉笑道:“才宣过总不许带出闺阁字样来,你可要留神。”

说着,只见史湘云走来,将第四第五《对菊》《供菊》一连两个都勾了,也赘上一个“湘”字。探春道:“你也该起个号。”湘云笑道:“我们家里如今虽有几处轩馆,我又不住着,借了来也没趣。”宝钗笑道:“方才老太太说,你们家也有这个水亭叫‘枕霞阁’,难道不是你的。如今虽没了,你到底是旧主人。”众人都道有理,宝玉不待湘云动手,便代将“湘”字抹了,改了一个“霞”字。

又有顿饭工夫,十二题已全,各自誊出来,都交与迎春,另拿了一张雪浪笺过来,一并誊录出来,某人作的底下赘明某人的号。李纨等从头看起:

……

问菊

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  )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  )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  )菊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

众人看一首,赞一首,彼此称扬不已。李纨笑道:“等我从公评来。通篇看来,各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然后《簪菊》《对菊》《供菊》《画菊》《忆菊》次之。”宝玉听说,喜的拍手叫“极是,极公道。”黛玉道:“我那首也不好,到底伤于纤巧些。”李纨道:“巧的却好,不露堆砌生硬。”

黛玉道:“据我看来,头一句好的是‘圃冷斜阳忆旧游’,这句背面傅粉。‘抛书人对一枝秋’已经妙绝,将(   )菊说完,没处再说,故翻回来想到未折未供之先,意思深透。”李纨笑道:“固如此说,你的‘口齿噙香’句也敌的过了。”探春又道:“……‘秋无迹’,‘梦有知’,把个(   )字竟烘染出来了。”宝钗笑道:“‘短鬓冷沾’,‘葛巾香染’,也就把(   )菊形容的一个缝儿也没了。”湘云道:“‘偕谁隐’,‘为底迟’,真个把个菊花问的无言可对。”李纨笑道:“你的‘科头坐’,‘抱膝吟’,竟一时也不能别开,菊花有知,也必腻烦了。”说的大家都笑了。

宝玉笑道:“我又落第。难道‘谁家种’,‘何处秋’,‘蜡屐远来’,‘冷吟不尽’,都不是访,‘昨夜雨’,‘今朝霜’,都不是种不成?但恨敌不上‘口齿噙香对月吟’、‘清冷香中抱膝吟’、‘短鬓’、‘葛巾’、‘金淡泊’、‘翠离披’、‘秋无迹’、‘梦有知’这几句罢了。”又道:“明儿闲了,我一个人作出十二首来。”李纨道:“你的也好,只是不及这几句新巧就是了。”

1.文中括号内的字,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A. 供、忆、簪

B. 对、忆、画

C. 对、梦、簪

D. 供、梦、画

2.“喃喃负手扣东篱”一句中使用了某位古代诗人的典故,请从下面的诗句中找出涉及这位诗人的选项

A.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  甫《秋兴》)

B.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郑思肖《寒菊》)

C.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元  稹《菊花》)

D.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  轼《赠刘景文》)

3.《咏菊》内容上属于咏物诗,体裁上属于_________诗。

4.李纨评诗:“《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问菊》的“问”乃题眼,请概括潇湘妃子在诗中“问”了“菊”哪些问题?《问菊》表达了潇湘妃子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查看答案

材料一: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却说贾政出门去后,外面诸事不能多记。单表宝玉每日在园中任意纵性的逛荡,真把光阴虚度,岁月空添。这日正无聊之际,只见翠墨进来,手里拿着一副花送与他。宝玉因道:“可是我忘了,才说要瞧瞧三妹妹去的,可好些了,你偏走来。”翠墨道:“姑娘好了,今儿也不吃药了,不过是凉着一点儿。”宝玉听说,便展开花笺看时,上面写道:

娣探谨奉

二兄文几:前夕新霁,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难逢,讵忍就卧。时漏已三转,犹徘徊于桐槛之下,未防风露所欺,致获采薪之患。昨蒙亲劳抚嘱,复又遣侍儿问切,兼以鲜荔并真卿墨迹见赐,何痌瘝惠爱之深哉!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娣虽不才,窃同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馀脂粉。若蒙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此谨奉。

宝玉看了,不觉喜的拍手笑道:“倒是三妹妹的高雅,我如今就去商议。”一面说,一面就走,翠墨跟在后面。刚到了沁芳亭,只见园中后门上值日的婆子手里拿着一个字帖走来,见了宝玉,便迎上去,口内说道:“芸哥儿请安,在后门口等着,叫我送来的。”宝玉打开看时,写道是:

不肖男芸恭请

父亲大人万福金安。男思自蒙天恩,认于膝下,日夜思一孝顺,竟无可孝顺之处。前因买办花草,上托大人金福,竟认得许多花儿匠,并认得许多名园。因忽见有白海棠一种,不可多得。故变尽方法,只弄得两盆。大人若视男是亲男一般,便留下赏玩。因天气暑热,恐园中姑娘们不便,故不敢面见。奉书恭启,并叩

台安。                                         男芸跪书。

宝玉看了,笑道:“独他来了,还有什么人?”婆子道:“还有两盆花儿。”宝玉道:“你出去说,我知道了,难为他想着。你便把花儿送到我屋里去就是了。”一面说,一面同翠墨往秋爽斋来,只见宝钗、黛玉、迎春、惜春已都在那里了……

黛玉道:“既然定要起诗社,咱们都是诗翁了,先把这些姐妹叔嫂的字样改了才不俗。”李纨道:“极是,何不大家起个别号,彼此称呼则雅。我是定了‘稻香老农’,再无人占的。”探春笑道:“我就是‘秋爽居士’罢。”宝玉道:“居士,主人到底不恰,且又瘰赘。这里梧桐芭蕉尽有,或指梧桐芭蕉起个倒好。”探春笑道:“有了,我最喜芭蕉,就称‘蕉下客’罢。”众人都道别致有趣。黛玉笑道:“你们快牵了他去,炖了脯子吃酒。”众人不解。黛玉笑道:“古人曾云‘蕉叶覆鹿’。他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了鹿脯来。”众人听了都笑起来。探春因笑道:“你别忙中使巧话来骂人,我已替你想了个极当的美号了。”又向众人道:“……以后都叫他作‘潇湘妃子’就完了。”大家听说,都拍手叫妙。林黛玉低了头方不言语。李纨笑道:“我替薛大妹妹也早已想了个好的,也只三个字。”惜春迎春都问是什么。李纨道:“我是封他‘蘅芜君’了,不知你们以为如何。”探春笑道:“这个封号极好。”宝玉道:“我呢?你们也替我想一个。”宝钗笑道:“你的号早有了,‘无事忙’三字恰当的很。”李纨道: “你还是你的旧号‘绛洞花主’就好。”宝玉笑道:“小时候干的营生,还提他作什么。”探春道:“你的号多的很,又起什么。我们爱叫你什么,你就答应着就是了。”宝钗道:“还得我送你个号罢。有最俗的一个号,却于你最当。天下难得的是富贵,又难得的是闲散,这两样再不能兼有,不想你兼有了,就叫你‘富贵闲人’也罢了。”宝玉笑道:“当不起,当不起,倒是随你们混叫去罢。”

……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与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jiān书信

B. 遣:shuò,屡次

C. héng,徘徊

D. 雪:zhào,划动

2.阅读探春和贾芸的书信,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两条古人写书信的基本格式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诗社中人人都有别号:林黛玉为“潇湘妃子”,李纨为“稻香老农”,宝钗为“蘅芜君”,宝玉为“绛洞花主”,请任选黛玉、李纨、宝钗、宝玉中一人的别号,结合《红楼梦》文本,分析人物与别号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00字)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怀。

(2)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3)夜深忽梦少年事,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

(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____________________

(6)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

(7)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________________

(8)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查看答案

翻译下面划线句子

辨荀卿言青出于蓝

荀卿云:“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世之言弟子胜师者,辄以此为口实,

此无异梦中语!青即蓝也,冰即水也。酿米为酒,杀羊豕以为膳羞,曰‘酒甘于米,膳羞美于羊'(1),虽儿童必笑之,而荀卿以是为辨,信其醉梦颠倒之言!(2)以至论人之性,皆此类也。”

(《东坡志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