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为什么我对汉字有感情?因为它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笔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为什么我对汉字有感情?因为它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笔画随随便便地构成的。无论哪个民族的文字,其早先都经历过象形阶段,但是到现在仍然使用象形文字的,就只有我们。汉字是当今人类各个民族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文字表达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传统观念,其中既包括智慧,也包括偏见。这些都需要我们认识和辨析,我们一旦熟悉了汉字的内涵,就会对它产生感情。

我很喜欢“认字”这个说法。以前,娃娃读书先学的就是认字,“小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后来的大学中文系也一直把《说文解字》当作一门基础的课程来教。现在对“认字”的重视程度大不如从前了。“认字”就是了解清楚一个字的形、音、义,知道它的演变。比如“臣”这个字,多少人把它解释成一个人跪着把背弓起,以取“臣服”之意。实际上,“臣”最早在甲骨文里的形象,是一只眼球凸出的眼睛,它的意思是瞪大眼睛,是“瞋”的意思。从前的君主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事都做了,因此要派不同的人去管理不同的事情,去睁大眼睛管理,不是在那里打瞌睡,后来“臣”就成了一种身份,以至于不得不另造一个“瞋”字去表示瞪大眼睛的意思。不把这些演变了解清楚,就无法给别人解释“臣”的意思,了解清楚了,才谈得上认识“臣”这个字。

有人问我,认得那么清,有何用处?用传统的文字学来解释汉字,最大的用处是使我们认识到,汉字是有道理的,不仅是有道理的,而且还有文化内涵,有些甚至是文化活化石,是我们了解历史、了解文化的重要途径。我提倡“认字”,提倡学学古文字,不是为了狭隘地回到过去。文字学不需要也不可能普及,我的设想是,大学生中有万分之一的人能够了解一些文字学知识就好了。这是我们文化传统的基础,丢不得。先认识字,然后才谈得上认识汉字有什么长处,有什么短处,发扬长处,修正短处,才能放心大胆地去吸收世界各国文化。所以虽然讲求“认字”,秉持的却是开放的态度。

文字是有趣味的,文字学不是一门枯燥的学问。我在成都这些年常常给大学、中学和其他社会团体讲汉字常识,台下常常座无虚席,大家听得很认真。文字是能吸引人的,汉字会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人。有些汉字一旦辨识出来,我激动得都要哭。比如前进的“进”,繁体字是“進”,甲骨文就是一只飞鸟,下面一个“止”——脚趾,而且是左脚。人走路也是先出左脚。为什么一只飞鸟一个脚就是前进的进?最初我没弄懂,后来一下子懂了。所有的动物包括昆虫都能往前爬,也能退着爬,人也能够进能够退,只有飞鸟不能退着飞,只能前进,因此飞鸟的运动就是前进的“进”!这个字能造出来,完全是靠古人的观察和归纳,充满着智慧。

我们每个人都有名字,但又有几个人知道自己名字的几个字所代表的意义呢?汉字对于我们中国人说来,是和阳光、水、空气同样重要的,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的。但凡是我们最熟悉的,我们反而不去思考它,反而是最陌生的。我们的母语形成我们的文化,中国人的灵魂就在汉字里,这是祖宗留给我们的精神财产。它使得每一个中国人的记忆都还保留着我从哪里来的印记。

1.下列对文中的“认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认字是“小学”的一部分,古代很重视“小学”,现在的重视程度大不如前。

B. 认字,就是既要了解清楚一个字的形、音、义,又要了解它的演变过程。

C. 认字帮助我们理解古人曾经以怎样的生活方式,因为汉字都是文化活化石。

D. 认字是认识文化传统的重要途径,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吸收世界各国文化。

2.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 我们要辨析反映生活方式和传统观念的汉字,因为其中包括智慧,也包括偏见。

B. “臣”即“嗔”,意思为眼球突出的眼睛,这个字是古人凭观察和归纳创造出来的。

C. 从前儿童学习就是认字,而现代学习内容繁多,因此很多人不太重视文字学知识。

D. 我们都对当代唯一活着的文字——汉字,充满了感情,并时时刻刻都在使用它。

3.为什么“我对汉字有感情”?请从三、四段文字中概括原因。

 

1.C 2.A 3.①了解汉字是有道理的,有文化内涵的,是我们了解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②认识汉字的长处与短处,才能秉持开放的态度,更好地吸收世界各地文化。③汉字是有趣味的,充满了古人的智慧,需要继承。 【解析】 1.试题分析:原文“有些甚至是文化活化石”,选项“文字都是文化活化石”过于绝对,混淆范围。 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此题C项混淆范围。 2.试题分析:B“这个字是古人凭观察和归纳创造出来的”文中没有依据;C原文“娃娃读书先学的就是认字”,选项“从前儿童学习就是认字”曲解文意;D原文“汉字是当今人类各个民族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 3.试题分析: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首先对文章进行层次的划分,找到文章论述从几个方面着眼,然后概括段意,根据段意概括中心。注意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以及文章的靠头和结尾的句子,从这些段落或语句中提取关键的词语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一段话是对“微公益”的说明,请提取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于是一种草根公益应运而生,这就是微公益。微公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人们将微不足道的爱心汇集起来,积少成多,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关注贫困,关注教育,关注社区发展,关注生物保护和低碳等,具有很强的利他性。它没有过去大慈善者那种“行侠仗义”“扶贫济困”的远大抱负,取而代之的是寓善于乐的参与方式。

关键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人生的境界因人而异。请仿照例句,另选一个词概括你所追求的境界,并加以说明。

例句:平淡,是一种境界。高山无语,深潭无波。不是平庸之平,也非乏味之淡,而是内心的平和,是物我两忘的淡泊。

 

查看答案

下面是作家梁衡《把栏杆拍遍》一文中的话,其中“一人”是指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他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

A. 辛弃疾

B. 岳飞

C. 文天祥

D. 柳永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特殊句式类型和“真州逐之城门外”相同的一项是

A. 为巡船所物色

B.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C. 夫晋,何厌之有

D. 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朝歌

B. 草行宿

C. 抶而

D. 人皆得以使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