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近,网上流传出一段某男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近,网上流传出一段某男子当众殴打自己母亲的视频。后来这个男子被警方拘留了15天。然而,更多的细节被报道出来:这个男子平时对妈妈还挺孝顺,邻居们说,他一直照顾患阿尔兹海默症的母亲,经常带老人出来散步。那天是带妈妈和孙子出去,妈妈突然不上车了,他一时情绪失控,事后也很懊悔。

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请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久病床前,谁帮孝子 除了亲属,还有没有谁可以为照顾老人搭把手呢? 最近,网上流传出一段某男子当众殴打自己母亲的视频。后来这个男子被警方找到了,拘了15天。然而,更多的细节被报道出来:这个男子平时对妈妈还挺孝顺,邻居们说,他一直照顾患阿尔兹海默症的母亲,经常带老人出来散步。那天是带妈妈和孙子出去,妈妈突然不上车了,他一时情绪失控,事后也很懊悔。 有人评论,这是“久病床前无孝子”啊!笔者觉得,这句俗语值得辨析。它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描述,而不是价值倡导。家有失智失能老人,子女负担确实不轻。如果再经年累月,身心消耗巨大,有些松懈怠慢之处,或许确有不得已;但是,心再累再疲,也不能越过底线。打路人都不行,何况自己母亲呢?“久病床前”不是理由。 话说回来,久病床前的失能失智老人,目前主要是靠子女们赡养。这副担子确实有些过于沉重,压得人身心皆疲。笔者有一位朋友,祖母长年卧床,且意识模糊,病痛袭来时夜夜号哭,四年下来,把子女折腾得够呛。这件事也在叩问:除了亲属,能不能还有谁可以搭把手呢? 翻翻报纸,还真有搭手的先例。 对于失能失智老人,政府可以想点办法。早在两年前,杭州有这么一种做法,政府推出“喘息”服务,顾名思义,让这些疲惫不堪的子女喘口气儿。通过购买服务,找来专业的队伍,临时替市民照顾照顾失能老人。不用说多,一周帮着给照顾一天,就能缓过来不少劲儿。我们以居家养老为主,但养老这事具有公共属性,失能失智老人又是养老中的痛点,政府可以通过养老机构的安排、政策的倾斜和项目的增设,给予重点关照。 更应该发挥力量的,还应该是市场和社会机构。在大城市,家政服务业相对比较发达,人们可以聘请专业的家政人员,做照顾老人的帮手;可是,在中小城市,还有不少空白。前文说的那位朋友家在县城,想找保姆也没地方找去。有需求而无服务,反映出养老产业发展的滞后,需要抓紧培育。 随着老人寿命的延长、数量的增加,光靠子女赡养照顾,将来负担会越来越重。这事儿得未雨绸缪才是。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构思时要注意思维的多角度和多侧面,注意辩证性。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看,这则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1)对父母的孝顺要出自内心自愿;(2)不管 身心再疲累,也绝对不能因为情绪失控而做出令自己懊悔的事;(3)有时候做错一事,很有可能会影响一生;等等。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 (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某校团委决定举办一次“中国智慧耀古今”故事大赛。下面是他们的计划图。请以校团委相关干部的身份,把这个计划图写成一段文字,向校长报告。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专业运动员一般要接受生理节律调整的训练。根据生理节律的适应理论,训练表现在每天最高强度训练的时间最好,也就是早上训练的人,早上表现最好;晚上训练的人,_______。但一项实验表明,早上训练组的运动员,在早上和晚上的表现都有进步;_______,却仅在晚上的表现有所提高。因此对于运动员来说,如果知道什么时候比赛,那就在比赛的时间进行训练;如果不确定比赛时间,就在早上训练,效果最好。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种柔情    ①    被真善美所激发,    ②    有不可阻挡的力量。难以想象,③    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爆发后,柔弱的文人朱自清在那小平屋中拍案而起,一口气写下那急雨战鼓式的长诗《血歌》和《给死者》的心情,    ④    难猜测,他在茕茕灯火下,运用理智利刃,剖析国情时的那种焦虑。但    ⑤    肯定,这时的朱自清成熟了,成熟    ⑥    白马湖爱的救赎,成熟于小平屋情的慰护。

 

 

 

A

只要

/

不难

B

倘若

/

/

应该

C

假如

/

D

一旦

可以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近年来多起因校园贷引发的悲剧,正是由于学生群体缺乏相关知识储备,金融机构和学校又缺乏科学的引导所造成的原因。

B. 在全球化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今天,能不能勇于向其他文明介绍自己文明独特的地方,是推动相互理解和融合的重要一环。

C. “诗词大会”的风行,证明了包括中华古诗词在内的经典,不仅生活在古籍中,而且一直受到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涵养。

D. 有一种迷茫,就是想要的太多,肯做的却又太少;向往远方,却又总是担心自己的选择错误而踟蹰不前。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孟子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样的观点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实在是震耳欲聋

B. 学习本来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只要肯用心,北大学生卖猪肉,也能卖出不同寻常的“北大范儿”。

C. 在母校校史馆中陈放的老校园照片前,习近平指着照片上一处处熟悉的建筑,追忆往事,如数家珍

D. 古往今来,多少诗人写出了灿若繁星的千古绝唱,而月到中秋,如水的月光更注满中国人的情怀,历代诗人则成为不可或缺的代言人。

E. 一提去故宫,就是去看《清明上河图》;一提去台北,就是去看翠玉白菜。如此传承,未免有买椟还珠之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