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将下面四句话组成一副对联,然后按要求用楷书工整地抄写在横线上。 魂牵桑梓 义报祖...

将下面四句话组成一副对联,然后按要求用楷书工整地抄写在横线上。

魂牵桑梓    义报祖国    情爱唯倾荆楚山    放逐难泯诗人志

 

义报祖国,放逐难泯诗人志;魂牵桑梓,情爱唯倾荆楚山。(4分。对联正确2分,书写2分)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拟写对联的试题,考生要注意对联首先要在句式上要工整对仗,同时要注意语言的通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昂贵的哨子

富兰克林

有次度假,朋友们把我的口袋塞满了铜板。那时,我还是一个七岁的小孩,拿着钱就朝一家专售儿童玩具的商店跑去。忽然,一阵哨音把我给迷住了——一个男孩手里拿着只哨子正在吹呢。于是,我掏出身上所有的钱也买了一只。回到家里,我洋洋得意地吹着哨子满屋子乱窜,一家人给我吵得个鸡犬不宁!但我一说出哨价时,哥哥姐姐,还有堂兄堂姐们全都嘲笑我是个十足的傻瓜,糊里糊涂被骗了四倍的价钱,如果用多付的钱,又可以买许多好东西了!我觉得很委屈,伤心地哭了。羞耻之,甚至于超过了哨子带给我的乐趣!

这件事,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里,对我日后的生活起了不小的作用。常常,当有人怂恿我去买那些我根本不需要的东西时,我提醒自己:“可不要为一只‘哨子’就出大价钱呀!”因为我已懂得了节省开支。

当我成年进入社会后,通过人们的言行,我看见了形形色色为了他们的“哨子”而付出惨重代价的人!

那些a的小人,为了求得王室垂青,百般钻营,甚至丢掉了贞操和美德,弄得众叛亲离!

那些b的政客,不惜一切代价卷入政治风云,却贻误正事而落败破产!

那些c的守财奴,为了发财致富,变得嗜钱如命,放弃了同胞的尊重,好友的友谊,以及人类行善的德行!

那些d的庸人,只顾寻欢作乐,最后成了弱不禁风之病夫!

那些华而不实的花花公子,每天沉溺在精美的服饰、堂皇的的住宅、昂贵的马车中,不顾财力不接,以致债台高筑!

“真是好可怜啊!”我忍不住叹息,“为了一只‘哨子’,你们付出的代价实在太高了!得不偿失,真是愚不可及啊!”

由此,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大凡人世间的苦楚都是由于他们对事物的价值做出错误的估计,导致自己盲目行事而造成的!(选文有改动)

1.文章开头写“把我的口袋塞满了铜板”,请指出这句话的作用。

(1)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2)在内容上的作用是

2.给文中a、b、c、d空缺处依次各选一个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投机钻营  欺世盗名  克勤克俭  华而不实

B. 投机钻营  沽名钓誉  光宗耀祖  好逸恶劳

C. 趋炎附势  沽名钓誉  一毛不拔  碌碌无为

D. 趋炎附势  欺世盗名  挥金如土  好逸恶劳

3.解释下列句子中“哨子”的含义。

(1)我提醒自己:“可不要为一只‘哨子’就出大价钱呀!”

(2)我看见了形形色色为了他们的“哨子”而付出惨重代价的人!

4.用自己的话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言笑晏晏。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诗经·氓》)

(2)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3)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

(5)____________。师者,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7)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已。(荀子《劝学》)

 

查看答案

阅读元稹的《菊花》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东晋____________以喜爱菊花著称于世,故后世诗文中每以“陶家菊”、“陶菊”

称菊花。

2.诗中第二句中“遍绕”“日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态?_______________

3.说说诗人“偏爱菊”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人生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①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②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zào)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苏轼《方山子传》)

注释:①〔朱家、郭解〕西汉著名游侠,《史记·游侠列传》详载二人事迹。②〔方山冠〕古代的一种帽子。汉代为祭祀宗庙时乐工舞女所戴。唐宋时隐士多戴这种形状的帽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闾里之侠皆        宗:尊奉

B. 节读书           折:改变

C. 方山子亦矍然         矍然:欣喜的样子

D. 往往狂垢污          阳:通“佯”,假装

2.下列用“/”给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B.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C.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D.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3.下列各项对文章的分析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方山子出身微贱,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终不得意;晚年放弃了富贵生活,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B. 传记主人公少年时血气方刚,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 尾段作者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可见作者对“异人”的仰慕,也隐含有对方山子超脱世俗、淡泊自守的赞扬之意。

D. 结合苏轼被贬黄州的处境可知,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己之“不遇”,本文可以视为作者当时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4.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2)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查看答案

细胞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要在细胞上钻孔,真可谓是现代科技的创举。

1980年,德国一批生物学家发明了细胞钻孔术,并且首先应用到抗癌领域中去。

细胞钻孔所用的“钻”是电子。先将需要钻孔的细胞放在特制的溶液中,冷却至摄氏零度以下,然后对溶液实施高压瞬时放电,这样细胞膜就被“电子钻”钻成直径大小不一的微孔,孔穴大小可通过控制电压来控制。

钻孔后,科学家必须把孔封起来,所用的方法十分巧妙,只要把细胞温度回升到30摄氏度以上,细胞膜就会膨胀,自动地把孔封闭起来。

细胞钻孔术发明不久,德国生物化学家吉莫尔就将它应用到医学上,生产出第一批“药物导弹”。在肝癌患者身上,抽出红血球细胞,对它进行瞬间放电,待孔钻好后,就把抗癌药放到溶液中,靠温差效应,药物随孔渗入到红血球细胞内部,再升高温度到32摄氏度,红血球细胞封了口,就成为抗癌的“药物导弹”, 然后,再将它注入肝癌病人身上。这种“药物导弹”可随血液流动,直到红血球细胞老死后送到肝内分解,此刻便发挥抗癌药的威力,从而制伏肝癌。一般药物虽有杀死癌细胞的功能,但是,当它通过人体各个器官,到达癌组织时,已成强弩之末,效力极微,而“药物导弹”可以够一举命中。

细胞钻孔术还可以用来治疗遗传疾病。这种疾病是由于父母留给后代细胞中的DNA出了毛病所引起的。治疗方法是,将有毛病的细胞取出来,钻好孔,再把缺少的DNA片断补上,或者把多余的DNA片断“剪去”,封好,再放回细胞内。

现代的生物学和化学技术揭示,危害人类生命的癌症是由于正常细胞的遗传密码出了差错,致使它猖狂生长而造成的。因此,有朝一日,科学家能纠正癌细胞的遗传密码,抗癌斗争就彻底胜利了。所以,细胞钻孔术的前景将无可限量。

1.下面对“药物导弹”制作过程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肝癌患者身上抽出红血球细胞“钻孔”后将抗癌药物渗入红血球细胞内部,再将“孔”封住就成了“药物导弹”。

B. 德国生物学家吉莫尔在肝癌患者身上抽出红血球细胞,再对它进行瞬时放电。

C. 把抗癌药物放到特制的溶液中,在对溶液进行瞬时放电。

D. 将抗癌药物渗入红血球细胞内部后,再将温度升到32摄氏度,将红血球细胞封口,“药物导弹”就制成了。

2.对“药物导弹”制服肝癌的过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药物导弹”随血液流动到肝癌的核心部位爆炸,炸死癌细胞。

B. 具有抗癌药物的红血球细胞老死后送到肝内分解,从而发挥出制服肝癌的效力。

C. 将“药物导弹”注入肝癌病人身上后随血液流动杀死血液中的癌细胞。

D. “药物导弹”通过人体各个器官达到癌组织时一举而命中癌细胞。

3.下面对末两段相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细胞钻孔术治疗遗传疾病的方法是,取出有毛病的细胞钻孔,把缺少的DNA片断补上,或者把多余的片断“剪去”,封好后再放回细胞内。

B. 人体内的正常细胞的遗传密码出了差错之后,使癌猖狂生长而而发生癌症。

C. 科学家若能纠正癌细胞的遗传密码,抗癌斗争才能彻底胜利。

D. 细胞钻孔术还可以纠正癌细胞的遗传密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