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写花,可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李清照在《醉...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写花,可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李清照在《醉花阴》里便有如此绘菊香菊韵的名 句,是“        ”。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历史影射现实,用“   

         ”三句话来表现江北各地沦陷已久、南宋政府不图恢复、 百姓安于异族统治的现实。

 

(1)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2)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本题中易错字“盈”“佛狸”。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 小 题。

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①

辛弃疾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 别浦②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

注:①渔父词即《离骚•渔父》中渔父所唱之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 以濯吾足。”②别浦:河流入江海之处。

1.下列对于这两首诗的解说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篇两句描写了采石矶江岸壁立千仞、悬崖耸翠、余晖映水、落日熔金的静态之景。

B. “白鸥”两句有叙有议,意谓白鸥翔游是它的天性,既然风波无法预料又何必管它?

C. 词人用“鱼肥堪脍”这一典故写出了隐居生活的惬意,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用意相同。

D. 最后一句直抒感慨:前尘往事已随时间深埋,是兴盛风光还是衰败落寞又有何关系呢?

2.请结合词的下阕分析题目中“渔父词”是如何体现的?词人为什么说是“戏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小题。

苏武庙 温庭筠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②,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温庭筠,晚唐著名诗人、词人。②汉武帝逝世后葬于茂陵。苏武归汉,昭帝“诏武奉一大牢谒 武帝园庙”,汉宣帝赐苏武爵关内侯。

1.下列对于这首诗的解说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第一句是想象苏武骤然见到汉朝的使者时,表现出极为强烈、激动、复杂的感情。

B. “古祠”一句由人到庙,由古及今,写出了庙的苍古肃穆,表达了诗人崇敬追思之情。

C. 颔联形象地写出了苏武牧羊绝塞时单调、孤寂的生活,环境、心情相互交触,浑然一体。

D. 颈联先说“回日”,后述“去时”,虽有些板滞,但“去时”反衬“回日”,更增感慨。

2.本诗歌颂了苏武什么样的精神品质?诗人这样写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不题。

与韩荆州书

李白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

至于此!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价十 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 千之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

七尺,而心雄万夫。皆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

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 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昔王子师为豫州,未下车,即辟荀慈明;既下车,又辟孔文举。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 余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而君侯亦一荐严协律,入为秘书郎;中间崔宗之、房习 祖、黎昕、许莹之徒,或以才名见知,或以清白见赏。白每观其衔恩抚躬,忠义奋发。白以 此感激,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之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倘急难有用,敢效微躯。

 

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安能自矜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 合大人。若赐观刍荛,请给纸笔,兼之书人。然后退扫闲轩,缮写呈上。庶青萍、结绿,长 价于薛、卞之门。幸惟下.流.,大开奖饰。惟君侯图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遍干.诸侯    干:谒见

B. 王公大人,许.与气义    许:允许、应承

C. 而愿委.身国士    委:付托

D. 幸惟下.流.,大开奖饰    下流:指地位低的人

2.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安能自矜/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

B. 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安能自矜/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 虫小技/不合大人/

C. 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安能/自矜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

D. 且人非尧舜/谁能尽善白谟猷/筹画安能自矜/至于制作积成/卷轴则欲尘秽/视听恐/雕 虫小技不合大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文开篇引用谈士们所说的“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其目的主要是突出韩荆州在当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B. 文中李白颂扬韩荆州的德行、学问和文章等,意在表明他有如此高的修养,一定能够识 拔像自己一样的贤能之士。

C. 作者在介绍自己的同时,颂扬韩荆州的德行、学问和文章。作者为了得到韩荆州的赏识, 不得不改他平日不卑不亢,“平交王侯”的性格,对韩荆州进行恭维。

D. 文末作者提出请韩荆州阅读自己的作品,并愿意当面呈上,就像薛烛相青萍宝剑、卞和 识结绿璞玉一样,自己也能得到韩荆州的赏识。

4.把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

(2)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3)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或为侍中、尚书,先代所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报刘一丈书 明·宗臣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 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 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 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袖,即饥寒毒 热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 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谁?”则 曰:“昨日之客来。”则又怒曰:“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强 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 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 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纳之,则又再拜,又故迟 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亡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马 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即所交识,亦 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计交赞之。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之乎?

 

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 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之褊衷,以此长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每大 言曰:“人生有命,吾惟守分而已。”长者闻之,得无厌其为迂乎?

(选自《古文观止·明文》)

【注】①剌:谒见时用的名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下相孚.    孚:信任

B. 亡.奈何矣,姑容我入!    亡:同“无”

C. 适.自相公家来        适:刚才

D. 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    间:从小路,取道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亡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

B. 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亡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

C. 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亡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

D. 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亡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长者来信勉励作者做一个称职的好官,并处理好上下级关系。对此作者表面上自责,实际上是为讽刺时弊做铺垫。

B. 第二段通过对谒者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他卑躬屈膝地干谒当权者, 并用金钱进行贿赂,从而获得“上下相孚”的全过程。

C. 作者刻画了作为权势代表的“相公”,将“权者”贪污纳贿、骄横虚伪、卖官鬻爵的傲 相、伪态,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D. 作者最后写了自己与“权门”、“长吏”的相孚,展示刚正不阿、不向权势豪门低头的 骨气,与那些专事干谒求进的官僚形成鲜明对照。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小题。

送天台陈庭学序

明·宋濂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艳滪之虞。跨

马行,则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下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

之悼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 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 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

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杨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候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 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 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 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 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老耄.矣。欲如庭学 之游,尚可得乎?

 

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 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 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杳.莫测其所穷    杳:幽深

B. 庭学无不历.览    历:尽、完

C. 顾.以学未成而不暇    顾:回想

D. 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    逮:到,及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掾”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掾吏”与此同义。

B. 明代设布政使司掌管民政和财政,按察使司掌刑法,都指挥使司掌军事。

C. 古称七十岁至九十岁的年纪,形容年老,引申为昏乱之义,文中即取引申义。

D. 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后部中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川蜀山水险峻奇特,非有官职、有财富、有才能、会写文章、年富力强的人不能到达,因而往往令人抱憾而止。

B. 陈庭学能做诗,曾任中书左司掾、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等官职。他乘船到成都,游山水名 胜,每次游览都写诗记述。

C. 作者因学业未成、战乱等原因未能实现出游天下的愿望,面对陈庭学游览而归的收获, 感叹自己因年老已难以做到了。

D. 作者认为山水名胜能使人的情、志、学等方面上一个台阶,此外,应该还有高于“山水 之助”的东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